杜松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体育设施投入强化全民健身工作”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全民健身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对今后我们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体育是人民的事业。近年来,市教体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充分发挥体育在增强人民体质、提升城市品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重要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高供给质量,提高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质量,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一、扩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
(一)开展室外体育健身设施器材清查行动
2022年初,体育总局、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公共场所全民健身器材配建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体规字〔2021〕8号)。按照文件精神,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公园(广场)管理部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接收器材的组织和单位(以下简称“器材接收方”),是器材安全运行的责任主体,要在县(市、区)体育主管部门指导下,配合做好器材接收、安装、验收工作,定期对配建在本组织和单位所辖区域内的器材进行安全检查,加强日常管理。
2022年起,市教体局每年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全民健身设施器材清查行动。在开展清查底数、完善管理、拆除维护等工作的同时,对于在督查中发现器材闲置、使用率低下、改变使用用途或群众使用不便的器材重新选址安装,确保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环境条件优美的健身场所。
(二)不断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为有效解决制约健身设施规划建设的瓶颈问题,着眼全面补齐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短板,大力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市教体局每年根据上一年度室外体育健身设施器材清查情况,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订本年度设施器材配建计划,科学选择和审核配建地点,严格把握工作程序和工程进度,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1.增加城区公园和小游园健身设施,积极盘活可用于建设健身场地设施的城市空闲地,规划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的健身设施。2021年以来,共新建智慧健身房1个,乒乓球台50张,社会足球场10个,篮球场9个,门球场2个,羽毛球场2个,健身室2个。今年正在推进郏县体育公园、鲁山县户外活动广场等项目建设。
2.提升乡镇、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达标率。2021年以来,全市共建设、更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5套。
3.丰富“15分钟健身圈”内涵,加强专项体育场地建设投入,提升城市品味。2021年以来,全市共建设、更新城市社区健身路径74套,今年计划建设健身路径52套。
(三)增加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室内场馆
近年来,市教体局在推动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方面持续发力。2022年,我市又有市五环游泳俱乐部、汝州市篮球馆和叶县体育馆等3家公共体育场馆通过了国家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补助范围审核,能够为群众提供更为多样化的优质免费低收费体育场馆服务供给。
(四)加大学校体育场馆(地)对外开放力度
在市委、市政府的政策鼓励和有力支持下,2023年春节期间,市教体局研究制定印发了《关于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实施方案》。局直范围内具备向社会开放条件的公办中小学校、职业学校以及公众体育场馆积极响应,认真落实,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3月16日,市教体局召开全市中小学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工作推进会, 要求全市有体育场馆的公办中小学校在公休日及法定节假日对社会开放,并印发了《平顶山市中小学体育场馆公休日及法定节假日对社会开放实施方案》,同时要求3月18日开始实施。3月18和3月25日,市教体局分2次对市城区部分中小学体育场馆(地)开放情况进行实地查看,各县(市、区)及局属学校能做到迅速传达会议精神,迅速安排布置落实会议要求,按时开始向社会开放。
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市教体局聚焦增强全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文化生活、打造体育强市目标,努力构建全社会参与、全人群覆盖、多项目普及、多层级联动、贯穿全年、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常年举办各类型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基本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
2021年以来,在市教体局的号召下,全市各级体育部门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共开展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431次,带动14.4万余人次群众参与其中。其中,既有健步走、骑行、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又有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竞技性较强的项目,还包含武术、太极、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极大地丰富了我市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推动全民健身战略在我市不断深入开展。
三、促进全民健身智慧发展
一是在赛事活动组织举办的过程中,结合各类全民健身项目的特点,利用互联网平台,为群众参赛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扩大赛事辐射范围,带动更多群众积极参与其中,深入推进全民健身战略在我市的实施。二是建设智慧化健身设施。2021年,市教体局在新城区鹭栖湾广场建设室外智慧健身房1套,含太阳能供电室外智能运动测试一体机设备,满足全身主要锻炼部位不少于8件的智能健身设备和太阳能供电遮阳棚。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
注重利用教体系统电视台、网站、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媒体,同时整合社会宣传力量,大力宣传我市全民健身工作开展情况。各项宣传工作在我市取得了积极的反响,全民健身在我市蔚然成风,与此同时,我市老年花棍等多项全民健身项目被人民网、中国体育报、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省体育局官方网站等多级媒体平台进行推介,有力地扩大了我市全民健身工作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
虽然,通过全市各级体育部门的不懈奋斗,我市全民健身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全民健身事业仍然存在较大发展空间。下一步,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继续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打造供给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健身设施网络,激活更多场馆存量,提升各类场馆设施服务质量,打造更高质量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今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
2023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