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487/2023-00021
  • 发布日期
  • 2023-07-03
  • 主题分类
  • 2023年
  • 体裁分类
  • 其他
  • 服务对象
  • 全社会
关于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培训体系,助推技能社会建设的提案
发布日期:2023-07-03 浏览次数: 浏览
提案号
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195号
提案者
​李志萍
标题
关于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培训体系,助推技能社会建设的提案
提案内容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职业教育最突出的办学优势。近十年来,国家层面陆续出台并实施《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一系列政策。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的工作部署,为助推我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推进平顶山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议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培训体系,助推技能社会建设。

一、平顶山市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平顶山市现有各类职业院校27所,在校生9万余人,教职工5082人,专任教师3594人,“双师型”教师1236人。其中,高职学校5所,省属中职学校1所,市属中职学校4所,市属技工类学校4所,县属中职学校7所,县属技工类学校2所,民办中职院校4所。近年来,平顶山市制定出台了《平顶山市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平顶山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行动计划》等文件,在产教融合发展方面,明确建设目标、改革路径、支持政策等。平高集团、河南贝特尔药业、河南铁福来装备制造股份、兴盾物业服务集团、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5家企业获批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组建了全国煤炭职业教育集团、河南质量工程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平顶山学前教育职教集团、平顶山技工教育集团等4个职教集团。挂牌成立天通电力、郑煤机智慧矿山、尼龙科技、中平智能工程、尼龙新材料、电气装备、润泽餐饮、宇通汽车等8个校企合作产业学院。

二、平顶山市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激励政策不具体、不能落地。利益是驱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最有效途径。国家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陆续出台了不少政策文件,但地方普遍缺少与国家政策相配套的政策文件,已经出台的政策还缺乏具体落地的措施,以致相关企业得不到政策优惠,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

2.相关利益主体权责不清。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涉及多方利益主体的制衡与博弈,其利益主体涉及政府、企业、职业院校以及行业协会,它们之间权责的紊乱不清制约了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发展进程。产教融合并不是教育一方的事情,它涉及区域行业及相关主管部门,很多政策需要多部门协调才能落实。

3.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匹配度不高。当前,平顶山市产业发展与专业人才培养虽然关联较为紧密,但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专业规模与产业需求严重脱节。如尼龙化工新材料作为平顶山发展的核心产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相对较大,但在平顶山仅有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和平顶山工业职业学院开设了相关专业,并且每年毕业生较少,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二是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区域经济产业在新技术的加持下迅速转型升级,产业发展对院校专业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数院校还停留在传统的专业建设逻辑上,对专业的内涵发展、生产性实训、研发型校企合作的关注还不够。

三、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培训体系,助推技能社会建设的建议

1.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议。平顶山市有5所高职院校,尚未有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建议平顶山市政府根据区域内经济发展和产业需求,支持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平顶山工业职业学院等申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支持有条件的高职院校采取合作、托管、集团化办学等措施整合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形成平顶山市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

2.深化产教融合的建议。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工作,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根据《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要求,建议成立平顶山市产教融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协同推进,切实发挥政府、企(行)业、院校、园区、社会组织等多主体作用,形成同向合力;二是建议建立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完善“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机制,出台配套支持政策,落实《财政部关于调整部分政府性基金有关政策的通知》的政策规定;三是建议建立动态产教融合项目库,对于经过认定核准入库的项目,对实施主体在资金、土地、双师型人才、设施保障等方面予以支持,特别是对于列入国家和河南省的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建设项目,由市财政按项目投资额30%予以支持;四是建议加快建设平顶山市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产业人才数据平台,把政府、企业、学校、人才、项目、创新、就业等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促进政校企各类需求精准对接;五是建议制订《平顶山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明确各方责任,深入推进校企合作。

3.强化培训体系,助推技能社会建设的建议。为落实职业院校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建议支持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支持职业院校积极参与全民技能振兴工程、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等职业技能培训,建议支持平顶山社区大学建设各级社区学院。


承办单位
市教育体育局主办、市财政局协办
办理结果
A
答复内容

李志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培训体系,助推技能社会建设”的提案收悉。经与市财政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职业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对今后我们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部署要求,出台《平顶山市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平顶山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师资和教学资源优势,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加快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匠人才,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27所,在校生10万余人,教职工5000多人,专任教师4000多人。其中,高职及技师院校7所[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含平顶山煤炭技师学院)、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平顶山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汝州职业技术学院、平顶山技师学院、汝州技师学院],省属中职学校1所(河南省医药卫生学校),市、县属中职学校15所(平顶山市财经学校、平顶山市工业学校、平顶山外国语学校、平顶山市体育运动学校、平顶山市机械电子科技学校、平顶山文理中等专业学校、宝丰县中等专业学校、宝丰县蓝天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郏县科技中等专业学校、鲁山县中等专业学校、叶县中等专业学校、平顶山市中医药学校、汝州市中等专业学校、汝州市天地职业技术中等专业学校、汝州欧艺艺术学校),技工学校4所(平高集团技工学校、平顶山市交通运输技工学校、平顶山市汽车技工学校、舞钢冶金高级技工学校)。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职教体系,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纵向贯通

一是进一步扩充高职学校资源。在已有4所高职学校的基础上,2020年创办汝州职业技术学院,有力推动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集聚地建设。2022年向省教育厅备案设立4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申报设立平顶山科技职业学院(正在申报),指导平顶山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恢复办学,有效促进社会力量办学稳妥发展。二是优化专业设置。推动专业设置与我市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装备制造、轻工食品等传统产业及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培养更多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三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在叶县中等专业学校开设尼龙新材料人才培养实验班,以期融通中职、本科教育资源,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为我市尼龙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培养更多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大力推进产教融合

一是争创省级产教融合型城市。充分发挥我市能源化工、尼龙新材料、电气制造、轻工纺织等经济产业优势,积极建设省级产教融合型城市。二是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实体化运作。围绕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现代物流、健康养老、电子商务、育幼、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推进全国煤炭高等职业教育集团、河南质量工程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平顶山学前教育职教集团、平顶山技工教育集团等实体化运作。三是落实《平顶山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建成一个基地:全国首个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搭建两个平台:举办平顶山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能力提升培训班和平顶山市产教融合论坛。组建四个集团:建成全国煤炭高等职业教育集团、河南质量工程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平顶山学前教育职教集团、平顶山技工教育集团。挂牌八个学院:挂牌成立天通电力、郑煤机智慧矿山、尼龙科技、中平智能工程、尼龙新材料、电气装备、润泽餐饮、宇通汽车八个产业学院。

(三)逐步建立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

一是全面落实公办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足额落实生均经费标准,逐步提高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公办高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水平应不低于12000元,并根据发展需要和财力逐步提高。二是积极落实政策,对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范围的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规定的,可按投资额的30%比例,抵免该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试点企业属于集团企业的,其下属成员单位(包括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对职业教育有实际投入的,可按规定抵免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区域赋能

一是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施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鼓励职业院校积极参与全民技能振兴工程、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等,2020年以来累计培训6.6万人次。二是助力技能河南建设。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充分发挥各职业院校师资和教学资源优势,通过技能培训、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培养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匠人才。2022年,全市中职学校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742人次,技能人才取证6325人次,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全市职业院校现已培训3.3万余人次,取得证书人数约2.4万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加快推进新时代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

一是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积极优化教育支出结构,确保新增财政性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确保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统筹利用上级转移支付、政府债券和本级教育资金支持职业院校加强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以及“双高计划”项目建设。

二是努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围绕服务我市“四城四区”建设,大力打造一批富有优势和特色的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集群,进一步优化发展尼龙化工、电气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相关专业。支持重点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一批符合专业发展实际、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标准、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构建我市新兴产业集群,增强人才吸纳能力,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三是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助力河南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建设项目,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职责,发挥职业院校资源优势,面向农民工群体、退役士兵等开展再就业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职业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今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

            

                             2023年6月1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