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豫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小学阶段劳动教育”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劳动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对今后我们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具有借鉴和参考作用。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部署要求,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牢牢把握育人导向,坚持多措并举,深入推进劳动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强力向前推进
一是加强政策研究贯彻。市教体局召开班子(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认真领会精神实质,统一思想认识。组织相关科室及二级机构对涉及内容进行解读,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召开县(市、区)教体局和局属学校负责人会议,专题安排劳动教育工作。二是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体系。修订完善《平顶山市中小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印发《平顶山市普通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督导评估方案》,将劳动教育作为市政府教育督导体系的重要内容,将中小学校落实劳动教育情况纳入督学责任区重要内容,加大赋分权重。针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督促有关单位认真整改,并将督导和整改结果向社会公开。三是下发文件进行部署。市教体局先后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暨任务分解的通知》《关于贯彻落实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关于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对做好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安排。四是强化舆论宣传引导。利用市教体局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平台,积极宣传政策文件,解读有关精神,宣传全市各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情况。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开展“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研、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育”,要求学生居家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家务劳动,锻炼身体,感恩父母,体会“劳动美”带来的快乐,并组织队伍进行宣传。
二、细化落实举措
一是整体统筹推进。坚持统筹资源、整体设计,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全市中小学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截至目前,我市已创建37所省级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已初步建成综合实践基地4个,正在创建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二是科学设置课程。完善课程体系,拓展教育内容。指导学校确定劳动教育内容要求,针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开展劳动教育。结合我市产业结构新业态、劳动新形态,注重选择新型服务性劳动内容。开齐劳动教育课程,有效促进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相融合。加大地方和校本劳动课程开发,卫东区东湖学校依托扎染工艺开展劳动教育,从制作、展示、制衣等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劳动之美。三是保障劳动时间。创新劳动教育形式,保障劳动教育时间。各中小学统筹校内外和家务劳动教育资源,保障中小学生平均每天劳动不少于1小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劳动,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组织学生在校内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在校园环境卫生、绿化美化、教室保洁、宿舍内务整理、公物维修、勤工俭学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劳动锻炼机会。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安排学生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保障学生家务劳动每天不少于半小时。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每个学期组织一次校外劳动实践活动。四是建立评价制度。要求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学校定期开展劳动技能、成果展示和劳动竞赛等活动。一些学校建立完善学生劳动评价制度,将劳动评价记入学生期末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三、广泛开展实践
一是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广大师生、教职工积极参加线上教学学习,中小学在线学习达100%;学生们开动脑筋,制作抗疫宣传海报、绘制防护漫画、制作“防疫”绘本,采用歌曲、手语、故事等形式创编成疫情小节目。用手抄报记录抗疫故事,传递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的家国情怀。开展线上“小主播说新闻”“诗朗诵”等,为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加油,为中国加油。二是布置日常劳动作业。各学校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开齐劳动课程,教会学生日常劳动技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日常劳动。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劳动教育宣传,保证学生每天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包粽子、包饺子”活动,培养劳动兴趣。寒暑假给学生布置劳动实践作业,要求假期中每周进行两次劳动,用图片、手抄报或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开学后举行“我是劳动小能手”主题班会,分享劳动心得。鲁山县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劳动意识,结合学校“十星好少年之热爱劳动星”评选做好劳动教育。宝丰县结合课后延时服务,以劳技课、社团活动、科技创新大赛等为载体,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三是组织参加志愿服务。为培养劳动精神,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四最”劳动价值,进而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各学校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按照“五结合”要求,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主题教育,培育崇尚劳动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先后组织学生2万人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走出校门、走进社区,捡拾垃圾,清扫街道,与环卫工人聊天,让学生感受到美好生活是由劳动创造出来的。组织学生1万余人次到敬老院,帮老人晒被子、整理床铺、剪指甲,清扫卫生。四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各中小学校有序、就近开展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宝丰县组织开展劳动教育“进工厂、进社区、进田园”活动。一些中小学校还开展了“寻访家乡名人”“设计校园平面图”“制作交通标志与安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动手实践。2020年8月,省劳动教育调研组来我市调研时,对湛河区李三庄小学责任田、卫东区东湖小学传承扎染手艺、建设街小学手工制作陶艺等典型案例,给予充分肯定。汝州市各中小学有效利用各类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弘宝汝瓷实践教育基地、九峰山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图书馆、博物馆以及风穴寺风景名胜等各种社会资源,积极组织实施劳动教育课程。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把劳动实践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使广大青少年学生身心得到锻炼,思想获得升华。汝州每年约有1.5万余名学生参与各种基地的综合实践活动。
四、形成有机合力
一是加强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劳动实践场所,满足各类学校劳动实践需求。叶县投资配备劳动技术教育教室,利用总投资1.52亿元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创客空间,开阔学生眼界、增长学生见识。在市科协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3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叶县多名学生获奖。湛河区曹镇乡李三庄小学在校园内建设开心农场内容丰富,高新区小营小学开展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劳动教育活动,有声有色。市四中租赁农田建设劳动教育基地,组织学生进行农作物种植,在普及农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劳动实践能力。汝州市持续开展综合实践相关基地建设,弘宝汝瓷文化园被认定为省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二是壮大师资队伍,保障运转经费。每所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组织其他学科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各中小学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定期开展全员培训。把劳动教育教师纳入年度国培、省培项目计划中进行整体培训,同时也纳入我市梯级选拔中进行培养。按照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和勤工俭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学校教育技术设备经费按不低于公用经费8%安排用于中小学数学、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教学设备、中小学实验室设施等,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劳动技术等学科器材和专用教室设施等,中小学图书(电子图书)、图书室设施等,用于中小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其它功能教室和活动场地设施,中小学教学仪器、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及其功能教室设施的维护。三是构建安全保障体系。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教育、公安、消防、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实施安全整治,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健全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劳动安全管理制度,为开展劳动教育营造安全环境。加快推进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有效构筑“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将劳动教育纳入大安全教育体系,为劳动教育提供有力安全保障。
五、明确工作目标
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持续推进小学阶段劳动教育工作:
一是进一步落实责任。落实劳动教育责任制,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联动机制。把劳动教育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研究,强力推进,妥善实施。进一步明确主管部门、学校、家庭、企业、社区等各方责任,形成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家庭和家长在劳动教育中的示范引导作用,完善家校协同配合机制,促进企业、社区、共青团、妇联等各类社会主体发挥协同作用,推动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劳动教育,共同承担实践育人的社会责任。
二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完善课程体系,拓展教育内容。结合当地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结合《平顶山市中小学生假期家务劳动清单(试行)》,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情况制订详细具体且能循序渐进稳步实施的日常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可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制订相应参与工业、农业或商业性生产劳动计划,农村学校可开设以“农”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种植收割、植物榨油、食物制作或油菜花地写生等,体验名副其实的“快乐农场”。城镇学校可开设以“商”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体验商场服务员工作、物流工作、宾馆饭店旅游工作等。学校进行劳动教育时应注意加强劳动安全知识和工匠精神的教育,让学生们树立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工作投入意识等。
三是优化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劳动师资队伍,聘请一些能够做到理论结合实际、接地气的能工巧匠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任教师,如聘请农科所专业技术人员、消防员、有技术特长的家长等作为学生劳动技术教育的校外辅导员,与学生面对面认识劳动情况、体会劳动情感和价值。
四是推进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劳动实践场所,满足各类学校劳动实践需求。通过建设“开心农场”“责任田”,把农耕文化与学校劳动实践相结合。积极推进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园(基地),每个县(市、区)各建立一个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带动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深入开展。
五是促进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把劳动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将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劳动态度等融入日常学科课堂教学。语文、英语学科中蕴含大量劳动品质教育因素,能让学生深刻感悟劳动美和价值。数学教学中的学生动手操作部分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音乐、美术学科的艺术节、美化教室活动,能让学生体会劳动的快乐。科学、综合实践课程能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锻炼劳动能力。道德与法治学科能提升学生的劳动品德素养。
六是进一步强化保障和监督检查。加强对劳动教育师资、经费、场地建设等各方面的保障。市教体局加快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建设,各县(市、区)教体局制定具体劳动教育实施细则。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督查监督,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学校制定具体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并认真按照方案组织实施。按标准开足开齐课程,积极探索创新劳动教育方式方法,增加教学实效性。
七是在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中加大劳动素养的权重。建立健全学生参与劳动情况的学案记录。学校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职业教育相结合,将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勤工俭学、实习、实践等情况客观记录在案;与劳动者终身自我教育相结合,结合学生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素养的发展过程全面评价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状况。在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各项指标中,将劳动素养权重列在第一位。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劳动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今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
2023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