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的意见》(豫政办〔2019〕44号)精神,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绿色农业、高效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全面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经市政府同意,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和考察调研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为核心,以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抓手,以“四优六化”为重点,坚持特色化、品牌化、产业化、专用化发展方向,加强政策引导,集中资源要素,加大培育支持力度,加快优势特色农业发展,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构建更高质量、更强竞争力、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农产品供给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绿色优质农产品需要。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优势特色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建成一批规模化优势特色农林产品生产基地,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粮经饲(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料)结构进一步优化,特色农业发展面积比2019年增加5%左右,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3%左右;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8∶1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25年,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产业结构基本适应市场需求,特色农业发展面积比2020年增加20%左右;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4.5∶1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二、主要任务
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生态化引领、品牌化战略要求,以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为重点,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建设十大优势特色农林产品生产基地。
(一)建设优质小麦基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小麦品种结构,发展优质专用和绿色生态小麦。依托县、乡、村基层组织,整建制推进优质专用小麦集中连片种植,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点的生产基地。在舞钢市、宝丰县、郏县、鲁山县、叶县25个乡镇,建立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打造10个单品种成方连片种植、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高的优质专用小麦万亩生产示范方,引导发展优质强筋小麦。到2020年, 全市优质专用小麦力争发展到30万亩;到2025年,发展到40万亩左右。
提升生产基础条件,优先将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布局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高标准农田建成区,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重点向优质专用小麦种植区域倾斜。强化示范带动,建设一批优质专用小麦示范乡镇,推广小麦单品种集中连片种植和统防统治。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应用小麦烘干、专仓收储、节水灌溉、物联网、现代植保、绿色防控等装备,推进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延伸小麦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中储粮平顶山直属库)
(二)建设优质花生基地。以沙河、北汝河沿岸及丘陵山区21个乡镇为重点,发展花生产业。到2020年,全市花生种植面积发展到35万亩左右,其中高油酸花生发展到3万亩,花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到2025年,全市花生种植面积发展到40万亩左右,其中高油酸花生发展到6万亩,花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左右。
建设一批高油酸花生良种繁育基地,逐步提高高油酸花生良种供应能力,推动高油酸花生大面积种植。开展优质花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建设一批优质花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基地,推广花生单品种集中连片种植、化肥农药减量使用、病虫害绿色防控、防止黄曲霉素污染、节水控膜降耗等标准化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提升花生产品加工能力,加快建设全市花生产后干燥、冷藏、分选等初加工设施,支持发展花生油品、食品精深加工,培育知名品牌。(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三)建设优质草畜基地。加快优质草畜重点县发展,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进一步做强肉牛产业,做优奶产业,做大羊产业。支持优质草畜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升制种供种能力。到2020年,全市新增优质肉牛4万头、优质生鲜乳3.2万吨、肉羊10万只左右,优质饲料作物发展到8万亩左右;到2025年,比2020年新增优质肉牛10万头、优质生鲜乳8万吨、肉羊30万只左右,优质饲料作物发展到16万亩左右,将我市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草畜生产基地和牛羊肉、乳制品加工销售集散地。
1.肉牛基地。加强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鼓励引导乡村农户发展适度规模肉牛养殖,重点在浅山丘陵地区建设肉牛繁育养殖基地,在平原农区建设肉牛育肥基地,扩大肉牛养殖规模。引导社会资本和龙头企业自建或联建一批起点高、规模大、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化肉牛养殖基地。以宝丰县、郏县、鲁山县为重点,大力发展郏县红牛繁育基地和育肥基地。支持养牛较为集中的村组建肉牛养殖合作社,建设“托牛所”。(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畜牧局)
2.奶源基地。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宝丰县奶业大县发展,兼顾发展以郏县、鲁山县、叶县为重点的潜力区。支持河南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河南伊利乳业有限公司自建现代化、标准化牧场,提高优质奶源自给率。鼓励新建(扩建)300—5000头规模奶牛场,支持奶农组建合作社,提高奶业生产组织化水平。鼓励乳品加工企业与养殖企业互相参股、融合发展。支持奶牛养殖小区牧场化转型和规模场标准化改造,不断提升奶牛养殖标准化水平。加强奶牛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清洁生产。(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畜牧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3.肉羊基地。加快肉羊产业发展。以石龙区河南维泰农牧有限公司100万只肉羊屠宰加工项目为依托,带动肉羊养殖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肉羊养殖场标准化和规模化改造,鼓励新建(扩建)500只以上肉羊养殖场建设,提高肉羊养殖标准化水平。建立健全河南大尾寒羊、尧山白山羊等地方品种资源保护体系。(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畜牧局)
4.饲草基地。充分开发利用秸秆资源。积极推广全株青贮、微贮等秸草加工实用技术,加大玉米秸秆、小麦秸秆、花生秧、红薯秧等粗饲料开发力度,提高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率,努力降低饲养成本。宝丰县、郏县、鲁山县、叶县要持续争取实施粮改饲试点项目,扩大项目实施范围。推广紫花苜蓿、黑麦草、甜高粱等优质牧草的规模化种植,在舞钢市、叶县等积极稳妥发展构树、蛋白桑种植,建设万亩优质饲草料基地。支持奶畜养殖场流转土地,建设有机饲草料生产基地。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专业化饲草料收贮企业和物流中心,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饲草调制加工技术,提高饲草转化率,为肉牛、奶牛产业发展提供优质饲草。(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畜牧局)
(四)建设优质林果基地。以宝丰县、郏县、鲁山县的西部山区和舞钢市、叶县的南部山区为重点,建设一批优质梨、桃、葡萄、柿子、李子、核桃、蓝莓、花椒等具有发展基础和优势的林果基地,重点支持良种苗木繁育、生产基地建设、标准化示范园建设。通过3—5年的扶持发展,林果种植面积增加15万亩,产量增长15%,总产值增加20%。全市林果产业布局更加优化,力争打造一批有知名度、有规模、有效益的名牌产品,品牌产品的基地覆盖率达到80%以上,优势林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农民增收能力进一步增强。(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五)建设优质蔬菜基地。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提高设施装备水平,突出抓好露地蔬菜标准化生产。到2020年,全市设施蔬菜发展到11万亩;到2025年,发展到15万亩左右,冬春季节蔬菜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调整优化品种结构,积极推广反季节蔬菜品种,加强果蔬集约化育苗场建设,通过建立商品化蔬菜育苗基地,延长蔬菜产业链的前端,带动基地发展。扩大设施蔬菜种植规模,加快设施蔬菜温室大棚建设步伐,因地制宜发展“春提早”“秋延后”和“越冬”蔬菜生产,提高蔬菜供给质量水平。实施蔬菜生产“2带5区1核心”发展规划,建成311国道和许南公路沿线蔬菜生产带,郏宝、洛界公路沿线蔬菜生产带,南部设施蔬菜生产区,西北露地蔬菜生产区,北部供港及加工蔬菜生产区,张良黄姜集中种植区,库区水生蔬菜种植区以及近郊城市蔬菜供应核心保障区。(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
(六)建设优质花木基地。大力发展以观赏花木、彩叶树种为特色的苗木基地建设,做大做强花木产业。以宝丰荣欣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派铌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为中心建设特色花木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黑松、白蜡、紫薇、元宝枫等城市绿化苗木。以舞钢市武功乡、枣林镇为中心建设桂花、月季等花木产业集聚区。以鲁山县董周乡、团城乡为中心建设辛夷、玉兰苗木特色花木集聚区。到2025年,全市花卉苗木面积达到5万亩,产值达到6亿元。(责任单位:市林业局)
(七)建设优质富硒特色产品基地。依据我市富硒土壤优势,加强分类指导,一方面重点做好富硒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引进推广国内成熟的富硒农产品辅助生产技术,着力在叶面肥喷施、农田土壤改良等方面开展工作,用技术措施弥补、突破富硒资源不平衡的缺陷,实现全域发展。依托富硒资源、优良生态,重点在舞钢市、宝丰县、郏县、鲁山县、叶县13个乡镇,建设集富硒农业新技术研发、示范、推广于一体的现代富硒农业示范园,推进品种优良化、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和营销品牌化,打造以富硒果菜、富硒林果、富硒小麦、富硒杂粮为主的富硒产品基地。(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八)建设优质食用菌基地。以舞钢市、鲁山县、叶县具有食用菌种植基础的25个乡镇为重点,发展优质食用菌产业。到2020年,全市食用菌年产量达到38万吨;到2025年,达到50万吨左右。发展标准化示范种植,建设一批面积不低于150亩(立体种植的品种按种植层数折算成面积)的优质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基地,提高机械化作业、病虫害防控、田间预冷、烘干设备水平。支持食用菌菌种、菌棒工厂化生产,提高生产工艺水平。支持扩大食用菌出口,开发和引进新品种,改造和引进生产设备,加强信息化平台、质量检测体系、品牌、冷链物流建设等。(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九)建设优质中药材基地。以舞钢市、鲁山县、叶县为重点,发展优质中药材。到2020年,全市中药材发展到5万亩;到2025年,发展到8万亩。建设一批种植规模在千亩以上的大宗、道地药材示范基地,形成一批重要中药材产业集聚区。提升苗种繁育能力,在中药材重点种植区域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苗种繁育基地,夯实中药材产业发展基础。加强对珍稀濒危道地中药材品种的保护、筛选、提纯复壮、组织培养和扩繁推广。推动融合发展,支持中药材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建立企业与农户之间紧密的联结机制。发展中药材衍生产业,支持药食同源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支持中医药美容、护肤等系列产品研制生产及市场开发,支持中兽药、中药材饲料和中药材植物源农药研发及市场开拓。推动中药材产业与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生态建设、健康养老等深度融合。(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十)建设优质水产品基地。以大、中型水库为重点,发展以净水、生态、休闲为主的水库绿色渔业;对水产良种场进行升级改造,扩大优质苗种生产能力。到2020年,建设水库绿色渔业示范基地5个,苗种自给率由60%提高到75%;到2025年,实现大型水库绿色渔业生产全覆盖,苗种自给率达到90%以上。依托基层组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示范基地集中连片种养、标准化生产和订单生产。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建设水库渔业增殖放流站、休闲渔业基础设施、电子商务营销系统、水质及初级生产力监测系统等。发展水产品冷链物流,开展品牌创建,拉长产业链条。围绕发展水库绿色渔业,加强水产良种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水产良种场生产规模,提升水产良种供应能力。(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抓手,作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主要领导亲自抓,切实抓好抓实。各县(市、区)要实行一个产业、一个实施方案、一套工作班子,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把任务落实到部门和具体责任人,落实到乡、村、地块和种养基地。各有关部门要强化统筹协调,细化工作措施,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市政府每年组织产业观摩活动,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和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等进行观摩,并纳入乡村振兴考核指标体系,通过指标评价、现场观摩、述职评议、第三方评估等方式进行考核,对考核先进的给予奖励,对考核落后的予以通报批评。(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林业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平顶山调查队)
(二)加大政策支持。加强市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支持特色优质农产品提质增效。各级财政要统筹使用涉农、支农资金,加大对农业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对评选出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先进县、特色优势农产品,采用以奖代补方式予以支持。金融、科技、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大支持力度,落实特色产业发展用地、用水、用电、修路等支持政策;加强金融扶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政策性保险扩大范围和区域,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拓宽融资渠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等方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特色产业。(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金融工作局、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交通运输局、人行平顶山市中心支行、平顶山银保监分局)
(三)加快主体培育。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豫办〔2018〕11号),综合运用土地、财税、金融、保险等多种政策工具,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重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公益性综合性农业公共服务组织、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加快建立多元主体、多方参与、分工协作的产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建立健全各类农业特色产业行业协会,在产销衔接、行业自律和协调价格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林业局、市供销社、市金融工作局、市税务局、平顶山银保监分局)
(四)推进三产融合。开展农林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农业三产融合平台,创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纵向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规模化种养、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电子商务;横向拓展相关产业,大力推进副产物综合利用、休闲农业、优势特色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体育等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农业附加值,积极探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五)推进改革创新。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巩固提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果,推动确权成果在政策补贴、土地流转、抵押贷款等领域的运用,支持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覆盖面,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畜牧局)
(六)加强园区建设。大力推进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把优势特色农业作为产业园创建的重点,加大培育引导、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争创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逐步构建国家、省、市三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支持郏县红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壮大。强力推进我市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建设,支持宝丰县试点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划定和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依托现代园区创新农业生产管理制度,打造现代农业发展高地。(责任单位:宝丰县政府、郏县政府,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畜牧局)
(七)搞好宣传发动。利用媒体广泛宣传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重大意义,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利用多种宣传途径、现代信息技术和休闲旅游等新业态,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特色优质农产品。借助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等渠道,利用电商平台、“互联网+”等各种新兴手段,运用拍卖交易、期货交易等方式,加强特色农产品市场营销,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消费者对我市特色优质农产品的认可度,吸引更多消费者体验、品尝、购买特色农产品。发现和培树一批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19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