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根据《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主要任务分工方案》要求,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涉及平顶山市的重点工作任务予以分解,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各级、各部门要坚持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高对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要性的认识,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以更强烈的使命担当、更坚定的拼劲韧劲、更务实的举措作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对所有分工任务列出任务清单、时间表、作战图,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建立工作台账,确保可操作、可量化、可考核。牵头单位对落实分工任务负总责,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加强统筹协调;配合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责分工,主动配合,加强协作。各县(市、区)要紧盯目标任务推进工作落实,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以本县(市、区)为单位制定标本兼治的、量化的项目滚动管理工作方案,抓紧推进实施。市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督导考核,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各级、各有关部门于每年12月15日前将工作落实情况报送市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实施经济结构提质行动
1.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改变传统“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增长方式,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配合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
所有任务均需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及其有关部门落实,不再列出。
2.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技术改造步伐,坚决淘汰过剩和落后产能,实现“脱胎换骨”式提升。对高能耗、高污染的冶炼、水泥、铸造、焦化等行业,该淘汰的要坚决淘汰,该压减的要坚决压减。调整布局结构,解决城市煤电、钢铁、焦炭围城和在城的问题。聚焦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目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效种养业、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发展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由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推动制造业技术改造、工艺改造、智能改造、绿色改造,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绿色标准引领,构建绿色生产体系。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逐步提高水耗、能耗和物耗等限制标准,提高节地、节材、节矿等利用标准,提高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建设标准,促进资源能源消耗降低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完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3.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着力培育发展电子商务、生物科技、先进材料、工业机器人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完善支持政策,坚持研发设计、制造、服务全链条培育。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
4.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从供应和需求两端着力,切实把煤炭消费占比降下来。在供应侧,加快淘汰电力落后产能,大力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扩大外电入市规模,降低市内煤电比重;在需求侧,把能源消费与经济贡献挂钩,强化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全面实施煤炭减量替代,实现能源结构绿色转型。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平顶山供电公司。
5.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优化。以大宗产品货运为突破口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
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6.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推进铁路物流基地等货运枢纽建设,发展多式联运,优化公路网布局,尽快形成“宜铁则铁、宜公则公”的交通运输格局。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
配合单位: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7.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新能源交通,鼓励绿色出行。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8.推进用地结构调整优化。要科学规划土地使用,把该开发的地方高效集约开发好,把该保护的区域严格保护起来,建立起协调有序的国土开发保护格局。
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
9.强化资源环境承载力管控,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
10.对城市建成区内危化品、重污染企业开展退城搬迁改造。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配合单位:市应急管理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
11.对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开展规划环评,调整不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产业布局。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应急管理局。
12.抓好农业投入结构调整,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增加有机肥使用比重。在全市各县(市、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全面实施化肥、农药施用环境风险管理和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控制,做到农药化肥的使用减量化、零增长。
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13.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管理。加快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摸清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环境风险。根据土壤质量状况分类进行保护利用,优良耕地要严格保护,不能出现污染纵深蔓延;轻度污染耕地要合理利用,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严重污染地块要实行严格管控,禁止种植食用农产品。要突出预防,加强未污染土壤的严格保护。强化对重点监管企业和工业园区周边土壤环境监测,抓好涉重金属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从源头减少重金属污染物产生。突出抓好固体废物处理,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基础设施建设,对废弃电池、快递包装等新型污染源,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健全回收利用体系。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林业局、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二、实施生态功能提升行动
14.构建一个规划体系。按照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结合相关发展规划,明确区域发展方向、生态重点,明确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建立起科学合理、统一有序的规划体系。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保,整合各类管控手段,推进“多规合一”,使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规划不断优化,加快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
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15.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按照生态保护红线要求,对正在和准备新建的煤电装机机组等项目,重新评估审定,决不能一边关停项目、一边新上项目。制定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建立健全分区管控体系,加强监测预警与评估考核,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充分发挥作用。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
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气象局。
16.实施一批修复工程。统筹生态修复与城市建设、工业园区建设,把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真正建成人民群众满意、改善环境成效显著的民心工程。推进“三屏四带”建设,加强生态产品供给和生态服务功能。高水平建设平原生态涵养区,形成绿色保护圈,大幅减少农田耕作、换茬过程中扬尘污染。把生态修复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健康产业等项目,形成修复与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从“绿色贫困”到“美丽富饶”的转型。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推进美丽河湖建设、生态公园建设、矿山整治修复等重大生态工程,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
牵头单位:市林业局。
配合单位: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
17.建设一批自然保护区。树立大生态、大环保、大格局、大统筹理念,构建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生态系统,促进生态建设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与产业发展协调推进。积极申建以自然生态修复、珍稀物种保护繁育为主要任务的国家公园,科学整合优化现有各类保护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拯救性保护,加快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对自然保护区内的无序开发、破坏生态等突出问题,要高度重视。
牵头单位:市林业局。
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
18.抓好湿地生态系统建设。严格保护自然湿地,科学修复退化湿地,积极推进合理利用。实行湿地资源总量管理,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扩水增湿、生态补水,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加强面上湿地及湿地公园建设,在有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人工湿地,特别是要注重湿地建设和污水处理厂建设的统筹,争取每个县都有湿地公园或湿地自然保护区。
牵头单位:市林业局。
配合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
19.抓好流域生态系统建设。坚持“四水同治”,把流域生态与湿地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形成河网水清、流畅、岸绿的生态格局。力争用3年时间,实施一批水系连通和蓄、引、调、提重点水利项目,同时抓好蓄水工程建设,把洪水、雨水、中水资源化。一河一策、分类施治,根据水量、水质等情况,把全市河流分为提升型、恢复型、治污型三类,因河制宜、精准施治,逐步恢复河道自然功能。要统筹推进、系统治理,坚持“源头减排、过程阻断、末端治理”的思路,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提高流域自净能力,实现湖泊、水库、河道、渠道沿岸流域森林或廊道绿化全覆盖。
牵头单位:市水利局。
配合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
20.抓好农田生态系统建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完善高标准农田、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的环保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将农业结构调整与农田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城镇周边种植优质林果花卉等经济作物,形成绿色保护。全面提升农田防护功能,着力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大力栽植用材林、景观林和防护林,吸附降解土壤污染,促进生态修复。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抓好乡村绿化美化。
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
21.抓好城市生态系统建设。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增加绿地、畅通风道、完善水系,以生态空间规划为“底色”确定城市建设规模、经济开发空间,增强城市生态承载力,构建山青、水净、天蓝、地绿、城美、人和的美丽家园。
牵头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生态环境局。
三、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
22.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的号召,把植树造林提到战略和全局高度,全社会一起动手,建设绿色家园。在城市、城镇,坚持“以绿荫城”,积极推进国家森林城市、省级森林城市、森林特色小镇建设。依托山水脉络等,规划建设一批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郊野公园,积极打造城郊绿化生态图。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路旁、水(渠)旁、村旁、宅旁等“四旁”绿化,形成乡村绿化新格局。创新体制机制,引导各个方面、各种力量共同参与,激发国土绿化的新动能。建立健全“以奖代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调动企业、集体、个人、社会组织等投资林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探索集体林权制度,放活集体林经营权,培育更多新型经营主体;坚持全市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搞绿化的方针,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参与国土绿化的浓厚氛围,打一场国土绿化的“人民战争”。
牵头单位:市林业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财政局。
四、实施环境治理提效行动
23.下大决心整治大气、水、土壤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统筹推进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集中力量打好几场重大战役。
牵头单位:市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
配合单位:市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24.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治理。持续实施“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该搬迁的搬迁、该改造的改造、该关停的关停。不能简单化、一刀切,小微企业只要环保做得好,也要支持发展。防止“散乱污”企业异地转移、已取缔的企业死灰复燃。推进工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快重点行业提标治理改造,持续开展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行动、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综合整治,减少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产生的污染物。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5.进一步压减煤炭消费量。通过提高燃煤项目准入门槛、实施煤炭减量替代、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等措施,切实把煤炭消费量削减下来。积极推进“双替代”清洁取暖和集中供暖,确保老百姓不受冻、空气少污染。突出散煤整治,加快实现平原地区农村散煤的清零,山区全部实行清洁取暖。尽快划定散煤燃烧的禁烧区,并严格依法治理。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配合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财政局。
26.加强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加强柴油货车环保达标监管,加快淘汰老旧货车,开展清洁油品行动。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管控、切实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不合格油品,保持打击黑加油站点高压态势,严防死灰复燃。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
配合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石化平顶山石油分公司、中石油平顶山销售分公司。
27.着力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尽快实现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城市垃圾坚持卫生填埋,要平整、覆土、消毒、杀菌、压实、覆盖,同时还要对渗漏液进行处理,防止渗漏液里的二噁英随着流水排入河湖。
牵头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
28.严格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推进规范化建设,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行动,深化地下水污染防治,保障饮用水安全。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
配合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
29.推动全域清洁河流攻坚。各级河长要切实负起责任。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同治”,并与生态水系建设、海绵城市建设结合起来,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美景。
牵头单位:市水利局。
配合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
30.强化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把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同推进农村环境整治、调整农业投入结构结合起来,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脱贫攻坚战结合起来,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整县推进农村活水、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着力解决农村的垃圾、污水、厕所问题和农业面源污染、白色污染问题,建设美丽乡村。
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31.抓紧督察问题整改,确保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及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察发现问题和整改要求整改落实到位。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配合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
五、以敬畏之心抓政治责任上肩
32.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中悟出战略考量、找到目标方向、学出政治担当,把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增强“四个意识”、落实“两个维护”的自觉行动。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
配合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
33.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落实、工作做细。主要负责同志要负总责、亲自抓,不能停留在一般性号召和部署上;分管领导要具体抓、靠前抓,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把矛盾解决在“最后一公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履行好应尽职责,管发展的、管生产的、管行业的部门必须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抓好环保工作。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
配合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
34.制定符合平顶山市实际的责任清单,建立和完善分工负责和统一监管的工作机制,做到各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编办。
配合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
35.动员组织群众,让每个人都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不能当旁观者、批评家,不能置身事外和局外。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和行动准则,动员全社会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配合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
六、以高强本领抓工作部署落地
36.增强学习本领。不能当“门外汉”,不能“外行指挥内行”。善于学习研究,不仅吃透政策,还要多掌握一些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培养专业思维。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配合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
37.增强绿色发展本领。深刻领会新发展理念,找准发展和保护的结合点,坚持环境支撑发展、环保服务发展、以环保提高发展质量,让绿色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
配合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
38.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形成多元环保投入机制,各级财政要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并逐步建立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全面落实国家简证减税减费政策,采取多种方式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加快制定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价格政策。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建立绿色信贷管理制度,推进绿色金融债券发行和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继续实施月度生态补偿、绿色环保调度、污染物排放许可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并在规范操作、优化程序、扩大范围、细化标准等方面完善优化。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和排污权、碳排放权、水权、用能权交易制度,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集成整合优势创新资源,围绕大气污染成因研究、黑臭水体治理等重点领域组织科技攻关,加强对挥发性有机物、臭氧等新型污染物的研究治理,加快成果转化应用,为科学决策、精准治污提供支撑。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构建天地一体生态环境监控体系,织密捍卫绿水青山的“天网”,布满监测到乡到村的“天眼”。建立健全市县空气质量实时管控平台,将全部企业连接实行在线监控,利用大数据预测预报模型等技术建立图文实时展示平台,精准分析预测,及时采取措施,实现防范在先、控制到企、追源到点、施策到时。
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金融工作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科技局。
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39.增强依法治理本领。强化执法检查和法治宣传,引导全社会增强法治意识,用法治的力量保护生态环境。强化环境执法,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严惩重罚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大幅提高环境违法成本。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配合单位: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其他市政府有关部门。
40.增强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风险分析研判,做到提前防范、及时处置、有效应对,不让小风险演化成大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成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更不能在处置风险中引发新的风险。
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气象局、市地震局、市南水北调办等。
41.开展大规模的系统培训,多方面提高各级干部的能力。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配合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
七、以过硬作风抓顽瘴痼疾治理
42.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场硬仗,打硬仗、啃“硬骨头”,要有硬作风。要让勇于担责担难担险成为各级干部的鲜明标识。在触及深层次矛盾、涉及复杂利益关系的环境问题上绝不退缩,在长期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上绝不推责,在需要较长时间治理方能见效的环境问题上绝不拖延,确保环境生态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
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
配合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
43.打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保铁军,主动为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撑腰打气,激励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编办。
配合单位:市纪委监察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44.让问责利剑始终高悬。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奖励惩处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违规违法审批开发利用规划和建设项目的,对造成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生态严重破坏的,对生态环境事件多发高发、应对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要依纪依法严肃问责、终身追究。
牵头单位:市纪委监察委。
配合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
45.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研究出台可行的、管用的制度,强化刚性约束,让全市上下感受到责任和压力,清楚哪些事该干、哪些事不能干。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配合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
八、以适应监督新常态抓高质量推进
46.把监督当作改进工作的抓手、促进工作的动力。把握中央强力实施环保督察这个时机,充分做好越往后要求越严的思想准备,主动适应严的标准、严的要求,养成严的自觉和习惯,拉高工作标杆,推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上新台阶。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配合单位:市政府有关部门。
47.用好考核评价这个“指挥棒”,围绕激励与约束科学制定考核制度、考核指标,以群众的真实感受和经济发展高质量作为检验标准,加快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严格考核机制,促使各级领导干部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高质量的环境治理和美好的生态环境造福人民。
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其他市政府有关部门。
2019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