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065/2022-00001
  • 发布日期
  • 2022-07-26
  • 主题分类
  • 政协提案议案回复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25043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07-26 浏览次数: 浏览

黄庚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创建国家区域中医周围血管专科诊疗中心”的提案收悉,经与省卫生健康委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建议对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作用。

据《健康管理蓝皮书: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21)》显示,糖尿病已经跃居成为我国排名第二的慢性病病种。我市现有糖尿病患者37万,糖尿病足患者近3万人,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足病程长、发病广、治疗费用贵、致残致死率高,且群众对其重视程度不足,一旦发病将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给整个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近年来,我市依托中医周围血管病方面的既有技术优势和学科影响力,积极创建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力争进一步抢占技术高地、产业高地,大幅减少群众转诊率,降低看病就医费用,使我市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就近享受国家级医院医疗服务。

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先后对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并作重要指示。2021年,出台《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平政〔2021〕13号),对我市中医药事业进行顶层设计,要求对标国内一流水平,建设一批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和特色优势专科,推动中医专科建设提质升级;筛选中医治疗优势病种,持续优化诊疗方案,巩固我市中医药在儿科、脑病科、肛肠科、周围血管科等领域的传统优势;聚焦肿瘤、糖尿病、艾滋病、感染性疾病等开展中西医协同攻关,形成可推广的诊疗方案。

在省卫生健康委的关心支持下,我市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动周围血管专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是积极推进专业团队建设。支持平顶山市中医医院周围血管病团队先后创建为河南省中医重点专科、平顶山市糖尿病足与创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平顶山市糖尿病足与创面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防治糖尿病足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全国第一批基层创面修复“赋能行动”指导单位,并于2020年批准平顶山市中医医院增挂“平顶山市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病医院”牌子,区域影响力不断提升,为申报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等试点项目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持续提升专科诊疗技术水平。支持平顶山市中医医院创建成为河南省第三批省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项目单位,加强郏县中医院、宝丰县中医院、叶县中医院和鲁山县中医院等4个协作单位专科质控管理;支持平顶山市中医医院成为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创面修复学科建设百千万项目河南省牵头中心,区域内疑难、危重、复杂疾病的中医临床诊疗水平持续提升。三是不断提高临床科研能力。支持我市周围血管病科团队在国家级层面进行学术交流,我市周围血管病科团队多次受邀参加清华、北大国内血管论坛以及澳门、东京国际血管论坛,并作关于糖尿病足与创面的专题演讲;2017—2021年在全国知名医学杂志发表论文13篇,参编专著6部,主持科研8项,参与3项国家级行业指南制订,在我省血管外科尤其是在糖尿病足与创面诊治领域独树一帜,得到业内广泛认可。

下一步,我市将围绕国家区域中医周围血管专科诊疗中心创建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推进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合作发展。以平顶山市中医医院新院区为依托,积极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对接,开展深度合作,为创建国家区域中医周围血管专科诊疗中心夯实基础。通过2—3年努力,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实现资源、平台、信息、人才、技术共享,建成高水平的周围血管病诊疗中心,打造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创新与转化平台,搭建区域医疗协同远程会诊中心,全面提升以中医周围血管病为主的临床、诊疗、科研、教学、预防及管理水平,实现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同质化水平。通过35年努力,形成以区域医疗中心为核心的周围血管专科联盟和远程协同医疗网络,全面辐射带动和提升区域内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实现跨省、跨区域就医大幅减少,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医教融合协同发展,支持平顶山市中医医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平顶山学院等省内外高校深度合作,联合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中医药人才。二是优化人才成长途径。健全与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挂钩的中医师承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增加多层次师承教育项目,扩大师带徒范围和数量,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三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开通中医药类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面向全国引进中医药高端人才和技术创新团队,建设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马立人传承工作室,研究、传承、推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探索人才引进措施和渠道,确保人才队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三、提升夯实临床科研能力。进一步发挥重点实验室项目优势,完善实验室配置、配足科研人员,推动科研和临床工作结合,提高成果转化率。鼓励支持平顶山市中医医院与中国工程院付小兵院士、以色列托帕斯博士等建立学术协作平台,积极创造条件申报平顶山市周围血管相关工作站,搭建更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建立和完善科研平台,支持平顶山市中医医院创新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建设,鼓励申报国家级、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同时,加强平顶山市中医医院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辅助诊疗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快河南省中医重点实验室建设,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加强同相关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的意向合作,打造区域内周围血管疾病临床医学和应用基础研究平台,开展周围血管疾病基础和临床转化及应用研究。借助平台影响,建立区域内临床研究网络,针对周围血管疾病临床指南中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的领域开展临床研究,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逐步提升区域内周围血管疾病科研水平及影响力。

四、加大统筹保障力度。充分发挥平顶山市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协调做好中医药发展政策、重大事项研究部署落实,统筹推进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筹建各项工作,定期听取创建进度,分析研究解决问题,为2023年积极创建国家区域中医周围血管专科诊疗中心提供组织保障。加快平顶山市中医医院新院区建设进度,争取在2022年10月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平顶山市中医医院新院区将为周围血管科留足病区,拟设置床位220张,增添中C等相关医疗设备,筹建平顶山市血管外科杂交手术室,按照相对独立的院区建设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病医院,为创建国家区域中医周围血管专科诊疗中心提供硬件保障;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通过城市产业发展基金、地方债等方式支持项目建设,为创建国家区域中医周围血管专科诊疗中心提供资金保障。

黄庚倜委员,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

                             2022726   


河南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250439号提案

关于创建国家区域中医周围血管专科诊疗中心的提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着眼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明确提出“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中医药产业,推进国家区域诊疗中心建设”的具体目标。来自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的资料表明,全球大约每20秒就有一个患者因糖尿病足而失去肢体。数据显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我国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1亿人,其中周围血管主要疾病糖尿病足的患者已经超过800万人,该病截肢率为28.2%,它的高致残、致死、致贫率严重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已被国家卫健委列为重大慢性疾病重点攻关项目。但目前,全国范围内还没有正式建成相应的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现有诊疗资源难以满足庞大的患者需求。

作为我省唯一的省级区域中医周围血管专科诊疗中心,平顶山市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病医院在医疗技术水平、临床服务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强优势。近年来,先后被评为河南省重点专科、河南省中医重点实验室、中原糖尿病足与创面联盟牵头单位、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足治疗专家委员会主委单位,成为国家卫健委第一批基层创面修复“赋能行动”指导单位之一,学科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在防治糖尿病足与创面方面更是国内知名、省内领先。依托平顶山市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病医院,建设国家区域中医周围血管专科诊疗中心,不仅能够获得国家专项资金支持,而且能够迅速抢占技术高地、产业高地,立足省内,辐射华中,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但目前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是项目整体推进不够,还没有在省级层面形成专班抓总的工作力度;二是人才队伍支撑不够,缺少高端研发、高级护理等专科人才;三是成果转化运用不够,难以满足重点医学项目和重大研究课题交流协作需求;四是资金支持力度不够,没有设置专项资金用于改善硬件设施,提高科研水平。

为此,建议: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加快建设步伐。建议在省级层面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设置工作专班,由分管副省长牵头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参加,按照省市共建模式,统筹推进创建国家区域中医周围血管专科诊疗中心的各项工作。定期听取创建进度,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结合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综合考虑我省现有诊疗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最大力度支持平顶山市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病医院创建国家区域中医周围血管专科诊疗中心,通过项目牵引和辐射带动,促进更多优质中医资源扩容下沉,合力打造专属于河南的高端诊疗名片。

二是对接人才需求,加强队伍建设。建议省市联动,出台招才引智政策,适当放宽对高层次人才在全日制学历、年龄、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的限制,通过公开招聘和定向引进等方式,不断充实创面修复、临床护理等紧缺人才队伍,落实专编专用,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同步实施中医专科领军人物和紧缺人才重点培养计划,积极探索现代院校教育与传统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构建省市中医专科医院专家合作机制,引导省内相关院校中医专业的学生早期跟师临床,全力打造技术精湛、梯次合理的专业队伍。

三是提升科研水平,推动成果转化。建议相关职能部门研究制定中医周围血管专科发展规划,不断深化中医专科诊疗资源供给侧改革,推动成立中医特色专科诊疗联盟,加强省、市、县三级中医专科医院之间的沟通协作,实现联盟内专家共享、临床共享、科研共享、教学共享。充分发挥河南中医药大学、平顶山学院等省内知名高校在临床研究、技术转化、科研引领和管理示范等方面的优势,结合重点实验室项目规划,促进医教研产融合发展,将生肌红玉膏等制剂和干细胞外泌体凝胶等技术尽快推向社会,切实提高成果转化效率,持续提升中医专科诊疗服务能力。

四是加大财政投入,提升竞争能力。建议省市两级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财政补助资金作用,探索建立符合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功能定位的补偿机制,对资金分配管理采取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高资金使用的灵活度,充分调动医院的自主性。同时拓宽筹资渠道,筹集安排专项财政补助资金,用于平顶山市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病医院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人才培养与引进、新技术研发推广应用等项目,有效提升争创国家区域中医周围血管专科诊疗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