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579217291/2022-00021
  • 发布日期
  • 2022-05-27
  • 主题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对市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第10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05-27 浏览次数: 浏览

张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农业信息化和数字乡村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指导生产、引导市场的作用,有利于实现消费需求与生产供给的精准对接,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和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您提出的发展农业信息化和数字乡村建设的问题以及建议与对策,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所需要开展的工作有些是目前我局正在组织实施的重点工作,有些工作还需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推动落实。

一、农业信息基建设施

目前,全市行政村通光纤和通4G比例均超过98%,5G正加速向农村地区覆盖,农村居民平均第百户拥有移动电放261.2部,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9%,信息化基础设施有明显改善趋势。

根据2021年度《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能力监测试点的通知》要求,我局精心组织,确保数据填报工作顺利进行,据统计目前我市农村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116.44万户(含汝州)、通过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实现党委公开的行政村数量为1486个。

2021年,为落实贯彻落实国家《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和数字乡村建设,我局与移动集团平顶山市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关系协议。

下一步,将继续推动城乡信息通信网络一体化发展,加强推进农村第五代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满足农业农村数字化应用场景需求;加强农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利用信息化终端能力,大幅提高农民信息化素养。

二、加大宣传,搞好农业信息化服务规划

我局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做出统筹部署,高度重视整合资源,布局农业数字化体系建设。

一是积极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以高标准农田项目为依托,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为契机,建立了智慧农业中心,建设气象、土壤、虫情、墒情、农产品溯源等数据平台,继续加强市农业信息服务网在农技推广、政策宣传、农产品供求信息、政务公开等方面的业务工作。

二是加强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按照《2021年河南省全面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豫农文〔2021〕168号)文件和《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组建平顶山市全面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工作专班,建成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共109个,总库容38053m³。其中:宝丰县6个,库容3743m³;鲁山县31个,库容9920m³;叶县60个,库容12036m³;郏县12个,库容12354m³。冷藏保鲜设施建设为我市特色农产品、蔬菜、食用菌等鲜活农产品解决仓储保鲜问题,为农产品标准化、信息化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三是信息进村入户推进工程。根据《河南省益农信息社服务全覆盖实施方案》(豫信农办〔2019〕7号)文件精神,截止2021年,全市2580个行政村,有2162个行政村建立了益农信息社,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84%。汝州、舞钢、郏县、宝丰、叶县先后建立了运营中心,农业经营主体、农户可享受便捷、经济、高效的生活信息服务。目前,极少部分益农社信息在运营过程中因为人员流动性、站点经济效益等问题,导致站点运维不畅,但总体来说大多数站点为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布局提供了支撑。接下来,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强益农信息社规范管理的通知》(农办市〔2021〕16号)和河南省农业厅有关要求,加强全市益农信息社规范管理,创新服务方式,完成益农信息社企微政务版系统认证开通。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动智慧农业发展,鼓励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加强益农信息社规范运营管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生产、流通效率,助力农民增收。

三、加强各级人才队伍的培训、提高农业信息化素质

我局结合全市农村生产生活需要和农民实际需要,通过数字乡村示范县、智慧农业、现代农业产业链等载体的构建,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乡村信息化人才培养方式。结合确保粮食安全、村务政务公开、平安乡村建设、乡风文明建设等生产生活需要,有计划地培养出一大批适应乡村振兴需要的信息技术人才,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支撑,具体做法如下:

多渠道整合资源,通过市农业农村局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对全市进行撒底调研、完善培育体系,精准遴选培训学员、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后续跟踪服务,实行动态认定管理,大力宣传致富典型,2021年重新认定6家培训机构,高素质农民累计培育5000余人;市农业农村局信息中心每年组织全市信息化培训会,邀请省内知名专家对县、市区农业信息化业务科室负责人、培训教师、部分信息员进行农村电商、数字乡村建设、最新信息化技术进行业务培训200人次;结合农技、畜牧、土肥、水产、能源等相关业务科室累计进行信息化知识培训约计500人次。

整合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人社、商务等部门的培训资源,定期对益农社信息员、乡土人才、返乡青年、农业产业带头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进行农村电商、直播带货、植保无人机操作等技术培训,提供电商培训共计 15000 人次,培养了一批懂业务会经营网店的复合型人才,打造了农产品销售网红达人、乡村旅游直播代言人等专业人才队伍,为数学乡村的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

下一步,继续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和新兴传媒手段,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有意愿的农民参加农业信息化能力培训,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农业信息化工作的浓厚氛围,推动新时代农民信息化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四、强化科技特派员和科技服务团队辐射引领作用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6〕188号)精神,平顶山市农来农村局积极组织事业单位技术专家30余人参加科技特派员队伍,在大田作物、畜禽养殖、特色种养、食用菌、林果产业等方面发挥专业优势,起到技术指导带动作用。

下一步,我局将根据《平顶山市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平科〔2021〕32号)要求,认真组织,加强智慧(设施)农业服务团,电子商务服务团等信息化特派员队伍建设,选派电子信息、计算机、设施农业、电商等方面专家参与特派员工作,加大信息助农、信息惠农推广力度。

五、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信息化进程

乡村发展应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乡村产业发展首先是农业产业的发展。现代农业信息化产业的不断涌现,对乡村社会信息化起到助推和引领作用,成为引导乡村信息化发展的引擎。

通过对全市乡村产业的深入调研分析,按照“龙头企业-产业园-产业链-产业带”的发展模式,筛选本地有基础、有特色、有前景的主导产业,择优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行动,着力打造特色产业示范带。目前,我们初步确定了生猪、肉牛、奶业、肉鸽、粮食、食用菌、林果、烟叶等主导产业作为工作重点。

1.生猪产业。以生猪生产、肉制品加工为重点,支持汝州牧原、宝丰康龙、鲁山大北农等企业发展壮大,建设牧原生猪加工产业园、康龙循环农业产业园等,打造我市西部(汝州市、宝丰县)和叶鲁(以叶县、鲁山县交界为重点)2条生猪产业带,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2.肉牛产业。一是支持瑞宝红牛等企业全链条开发郏县红牛高端产品,叫响“郏县红牛”品牌,形成郏县红牛产业带,努力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二是以郏县、叶县为重点,支持国润牧业等企业发展,建设国家级“豫西南(郏县)肉牛产业集群”,打造肉牛产业示范带。

3.奶业产业。以宝丰、郏县、鲁山、汝州为重点,大力发展伊利、源源乳业、瑞亚牧业、优然牧业等龙头企业,建设优质奶源基地、高档乳制品加工基地,打造全省奶制品主产核心区。

4.肉鸽产业。以舞钢市为重点,支持天成鸽业等企业高标准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逐步创建国家级产业园,倾力打造“中国鸽都”。

5.粮食产业。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支持创大面业、嘉星面粉、天硕农业等企业建设粮食加工产业园,逐步打造绿色粮食生产产业带。

6.食用菌产业。一是以鲁山县为重点,支持九九乡情、尧荣菌业等企业发展,建设沙河、荡泽河食用菌产业长廊;二是以宝丰县、叶县为重点,支持源泉农业、弘亚菌业、绿筑菌业等企业发展,建设珍稀菌产业园。

7.林果产业。以我市西部浅山区(虎狼爬岭地区)为重点,支持欣荣合作社、绿禾农业等企业发展,叫响宝丰秋月梨、鲁山蓝莓、大年沟血桃等特色品牌,发展高端林果进口替代,打造西部浅山区产业示范带。

8.烟叶产业。以郏县、汝州、宝丰、叶县等为重点,调整优化烟草种植布局,加快建设烟草农业科技园、现代烟草农业示范田等,叫响“山儿西烟”特色品牌。

9.其他特色产业。一是以鲁山天健、远航实业、久星科技等企业为重点,打造311国道至许南公路、郏宝公路至洛界公路2条蔬菜产业带,叫响平顶山韭菜、张良姜、坡河萝卜等特色品牌,形成蔬菜生产核心区。二是支持叶县金晶、天晶等大豆精深加工企业发展,做强大豆产业。三是在鲁山县西部建设优质柞蚕生产基地,发展柞蚕精深加工产业园。

通过农业产业化高效率发展,助推信息化发展,目前,在畜牧业方面,信息化程度运用较高,从生产经营到销售环节信息化依赖度高。

下一步,继续增强农业产业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含量,提高农业产业从生产到消费各领域的信息化程度,推动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发展。

六、下一步打算

我们将在继续做好现有工作基础上,着力推进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农村地区光纤宽带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电信企业等深化农村及偏远地区网络建设和运维;二是持续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和应用,深入推进数据共享开放,强化数据挖掘、分析预测能力建设,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资源应用,不断强化数据对管理决策的支撑;三是积极研究农业标准体系,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四是加大对高素质农民、基层农技人员农业信息化培训力度,为乡村振兴和数字乡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五是继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业产业智能化水平。

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2022年5月2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