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305/2022-00009
- 发布日期
- 2022-06-15
- 主题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尊敬的孙晓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的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绿色交通建设情况
(一)新能源汽车推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
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平顶山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平政办〔2016〕105号)、《关于修订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平政办〔2017〕62号)等一系列文件,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截止2021年底,我市新能源汽车17431辆,其中,小型新能源汽车16368辆,大型新能源汽车1063辆。2021年,我市新增更换公交车163辆,新能源占比100%;新增更换市政环卫车4辆,新能源占比50%;新增及更换出租车926辆,新能源占比3.7%(34辆);新增及更换物流车12辆,新能源占比100%;新增及更换的公务车97辆,新能源占比71%(69辆)。
(二)充电场站建设情况(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
近年来,我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运营集中式充电站47座,总功率40240千瓦,站内桩431台,总投资约1.3亿元。其中,市公交公司建设5座公交车充电站,交投新能源公司、兴城新能源公司等建设15座公共服务充电站。
(三)停车场充电桩(市城市管理局负责)
2019年,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印发平顶山市公共停车场地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其中第十条规定“新建的公共停车场地应当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停车设施建设指南》配建充电设施,满足新能源车辆充电所需。电动车辆充电设施的配置标准应当在核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条件中予以明确”。为加快我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持企业发展,确定停车场充电设施由平高电气公司投资建设,目前正在逐步推进。2021年公共停车场整治,通过改造、加装等方式建设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四)公交优先建设(市交通运输局负责)
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积极大力提高公共交通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增加绿色出行方式吸引力,增强公众绿色出行意识。一是优化城市道路网络配置。2020年,市公交公司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结合城市规划、建成区框架、公交场站建设等情况,进行充分调研论证,优化、调整34条路线,进一步规范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公交网络,极大的提升了公交线网覆盖率。二是加大公交专用道建设力度。借鉴其他地市成功经验,大力开展公交专用道建设,推行公交信号优先,推进公交智能化系统建设。目前,已在建设路、未来路、长安大道等路段建设38.3公里的公交专用道,进一步提升公交车运行效率。三是改善公众出行体验。提高新能源车辆的比例,2021年我市购置了50台12米纯电动“黑金刚公交车”,现有1104台车,新能源车834台(584台纯电动、250台气电混合),新能源车辆比例达到了75.5%。四是不断提升公交智慧化水平。在建设路、矿工路、崇文路等建设电子站牌,开通手机 APP公交查询功能,为广大市民提供精准的公交车实时定位、预计到站时间等服务。同时,推广普及闪付、虚拟卡支付、手机支付等非现金支付方式,满足群众多样化支付需求,方便市民出行。五是开展绿色出行宣传。积极组织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深入社区、校园、企业等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提高公众对绿色出行方式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一)多措并举,推动新能源汽车应用。坚持治理引领、创新驱动,切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确保新能源汽车在我市进一步推广应用。一是继续做好充电桩建设验收工作,争取更多奖励资金,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严厉查处违法销售不符合新国标、未获得“CCC”认证和违规篡改电动自行车的企业,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是多开展形式多样宣传活动,宣传新能源汽车环保作用,普及新能源汽车知识。
(二)落实扶持政策,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以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依托总体规划,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完善和落实扶持政策,形成政策推动、需求拉动、市场驱动合力,促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快速健康发展。
(三)立法规范,推动公共停车场(充电桩)建设。市人大正在开展《平顶山市停车场管理条例》立法前期调研,届时停车场的建设标准、充电桩占比将更加科学实用,管理制度会更加完善,新能源停车基础设施管理更加规范,做到监管有法可依。
(四)狠抓落实,推动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建设。着力实施交通运输结构优化、组织创新、绿色出行、资源集约、装备升级、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工作,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交通发展体系。一是优化运输结构。推进多种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和差异化发展,提升公共客运的舒适性和可靠性,吸引中短距离城际出行更多转向公共客运。二是推广新能源交通装备。加快新能源车辆更新,重点推进新增出租车新能源化。三是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创建。加快构建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快速充电设施全覆盖。四是倡导绿色生活理念。积极鼓励公众使用绿色出行方式,进一步提升公交、自行车等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比重,引导规范私人小客车合乘、网约车等健康发展。
十分感谢您的建议,希望您持续关注我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
联系人:王灿宇 联系电话:0375-2658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