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平文广旅函〔2022〕4号
- 索引号
- 114104000054525676/2022-00003
- 发布日期
- 2022-04-17
- 主题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尊敬的张鹏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收悉,经与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1、近年来,市文广旅局按照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要求,结合全市乡村文旅产业发展、非遗文化、特色民宿、村情社情及农民需求,积极推动文化合作社建设,这是继2019年推出“寻找村宝”之后,我市再次领先全国的一次探索。
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乡村文化合作社82个,成立汝瓷文化、非遗文化、戏曲、书法、摄影、红色文化、文旅发展、农贸产品、农耕养殖、校园文化等92个文化合作社分社,拥有各种文化团队117支、社员3976名,组织开展各种活动累计达210余场,受益群众8.5万余人。投入120万作为文化合作社活动资金,对活动经费、排练场地、表演场所等方面给予支持,保障了按国家标准、省级标准要求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可持续性和常态化。
2、为解决人才“凋零”之困,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开展了“乡村音乐厅”“寻找村宝——河南省大型文化志愿公益活动”。2215名文化志愿者化身“寻宝使者”,走进乡间,挖掘有文化技艺、文化符号的人,涵盖老中青各阶段的“村宝”114名。 这些遍布鹰城的“村宝”,是乡村文化的种子,在繁荣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去年,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围绕“乡村文化合作社建设、乡村文化品牌建设、乡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内容,对县(市、区)、乡镇各级文化专干分级分批培训,培训率达98%。为补充人才力量不足问题,组织约120名文化志愿者及社会力量服务延伸到乡村。招募具有教育系统认证资质的社会艺术培训机构近50家,扩充了乡村青少年美育校外阵地,提升了乡村文化服务效能。
3、“文化合作社”发挥整合、孵化、生产、育人“四个功能”。积极引导有产业发展前景的文化合作社推动乡村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有机融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探索创新了“融合特色产业发展,新农村乡闲书居文化与文化能人带动助力乡村创新、创变”等不同模式。
清凉寺村文化合作社,“不买门票买产业”,让文化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将该镇白石坡村、韩庄村等村周边多家汝窑企业、作坊、汝瓷艺人、文艺人才、文化能人等吸纳到文化合作社,社员之间互帮互学,辅导培训,已破解汝瓷技术难题10多项,为汝瓷企业协调解决20多个问题。从文化合作社成立到现在,成功举办了汝瓷展销会和乡村春晚。清凉寺村汝窑企业和作坊由原来的76家,发展到了97家,从业人数从300多人到现在的500多人,年产汝瓷45万件(套),产值超过亿元。
去年12月30日,组织“小康路上花烂漫”平顶山市乡村文化合作社优秀节目展演暨文化(年货)大集活动,采取“展演+文化(年货)大集”活动相结合,从78个乡村文化合作社中挑选优秀节目,并从180种产品(包含耕农产品、非遗产品、乡村特色旅游产品等)中筛选40种乡村农耕、文创好物参加活动,约15万人线上参与互动,超出了预期效果。
4、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繁荣乡村文化,推动城乡均衡发展。我市组织开展了“永远的航标”走进革命老区文艺巡演活动,八场巡演同步在网上进行直播,总体观看的网民达20万人次;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开展“群星耀中原·舞动新时代”广场舞大赛、“群星耀中原·唱响新时代”合唱比赛、“鲁山花瓷杯”书法、摄影展;举办了“春满鹰城”广场舞专场、“唢呐迎春”唢呐专场、“好戏连台”戏曲专场,受益60余万人次。组织七场“云上村晚”,其中宝丰县清凉寺村、大黄村,舞钢市人头山村的“村晚”作为全省示范场登上央视、国家公共文化云的平台,在线观看的网民超过400万人次。
平顶山市精准定位的乡村文化服务进一步满足了农民群众实际文化需求。不仅唤醒了乡村丰富的文化矿藏,更找准了一个个把发展文化产业和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结合起来的支点,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文化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批评,以利我们改进工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让党和政府放心,让广大群众满意。
联系单位及电话:市文广旅局 18003757007 联系人:周伟凡
2022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