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平文广旅函〔2021〕6号
  • 索引号
  • 114104000054525676/2021-00002
  • 发布日期
  • 2021-05-10
  • 主题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对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4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1-05-10 浏览次数: 浏览

李晓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规范汝瓷标准化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非常感谢您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您在建议中提出关于规范汝瓷概念、坚定创新之路的建议我们完全赞同,您的建议对汝瓷文化名片的整体保护及汝瓷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前瞻性指导意见。

一、关于“汝窑”与“汝瓷”的概念

“汝窑”的一词的来源。“汝窑”一词未见于北宋文献中。北宋末官员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一文中载:狻猊出香亦翡色也,上有蹲兽,下有仰莲以承之。诸器惟此物最精绝。其余则越州古秘色、汝州新窑器,大概相类。亦未直接出现“汝窑”一词,而写“汝州新窑器”。就目前所知,首次直接出现“汝窑”一词是在南宋周辉撰写的《清波杂志》中,记有:“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亦有提及,《武林旧事卷九·高宗幸张府节次略》载:“绍兴二十一年十月,高宗幸清河郡王第……张俊进奉……汝窑酒瓶一对……出香一对、大奁一、小奁一。”另有南宋叶寘《坦斋笔衡》载:“本朝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也有文载:“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作为“贡窑”“官窑”或者“民窑”出现,“汝窑”一词在北宋时都未被直接提及。然就文献记录和考古实物来看,汝州在北宋时期烧造出了名闻天下的“新窑器”却是不争的事实。

关于“汝窑”的概念。北宋并无“汝窑”的明确指向,自南宋始,世人就因对北宋末年汝窑器的青睐,而将“汝窑”定义明确为北宋末年进贡皇宫的汝窑器。我们常说“汝窑为魁”,名列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这里的“汝窑”是指北宋末年辉煌一时的汝官窑(或贡窑)。而古汝州辖域内窑口众多,除了烧制天青釉器物外,很多陶瓷窑口还烧制白瓷、黑瓷、酱釉、茶叶末釉、钧釉、宋三彩等其它品种。陶瓷造型也丰富多彩,随着时代审美和实用需要而不断变化。即使是被定为官窑性质的窑口,也在官窑烧造时期前后烧造很多多样化的陶瓷品种,清凉寺窑遗址、张公巷窑遗址都出土有很多不同的陶瓷品种。“汝窑”的概念一直语焉不详,争议颇多。究其原因,无非是北宋末年汝窑器的名声太盛,甚至盖过了整个汝州千百年来的所有陶瓷之和。然而,从根源上来讲,无论北宋末年汝窑器有多辉煌,它也只是汝州陶瓷史上最杰出的代表,不是全部。从概念上将,广义的“汝窑”,可以理解为古汝州辖域内烧造的所有陶瓷的统称,清华美院叶喆民教授在《汝窑二十年考察记实》一文中谈到,“汝窑”,如果作为汝州窑的广义解释,则举凡鲁山、郏县、临汝、宝丰等数县所产历代精粗陶瓷器均应包括在内。”而狭义的“汝窑”,则专指北宋末年进贡皇室的专用汝窑器,即所谓传世汝窑器。

“汝瓷”概念的广泛应用较“汝窑”更晚。现代人们日常所说的“汝瓷”,主要是指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汝瓷烧制技艺,该技艺以复烧北宋汝官窑器为核心,“釉色素静典雅,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质如乳、声如磬的典型特征,烧制难度极高。”由此看来,“汝瓷”概念更接近于狭义“汝窑”。故,我们规范“汝瓷”及“汝窑”概念,可以“汝瓷”专指复烧北宋末年进贡皇室的汝窑器;而“汝窑”,可采用广义的概念,古汝州辖域内(今汝州、宝丰、鲁山、郏县等地)陶瓷窑口的统称。

二、汝瓷地理标志保护

为加强对“汝瓷”(汝瓷烧制技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当地政府申请了地理标志保护。

(一)地域保护范围

汝瓷原产地域保护范围以《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确定汝瓷原产地域保护范围的函》(平政函[2005] 30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现辖行政区域和宝丰县大营镇、肖旗镇、商酒务镇、赵庄乡、城关镇、杨庄镇、石桥镇、张八镇等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二)质量技术要求

1.品种:汝窑天青釉瓷器(天青、天蓝、月白等)。

2.原料:保护范围内产石英、黑长石、黄长石、高领土(风穴土、半坡土)、粘土(黑毛土、唐沟土)、方解石、白云石、草木灰等。

3.加工

原料加工:用传统工艺加工成泥料、釉料,经过捡选、漂洗、破碎、研磨、陈腐等工序。

成型:以手工拉坯、雕刻、捏塑、拓坯成型。

烧成:先经800℃左右素烧,用浸釉法施釉,根据制品色泽要求,1次或2次施釉,用还原火烧成。

3.产品特色:汝瓷产品以天青色为基调,有天青、天蓝、月白等釉色。坯胎以香灰色和灰白色为主。

汝瓷天青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玛瑙入釉,清雅素静,温润古朴,平滑细腻,如同美玉。

汝窑天蓝釉:色似“雨过天晴云破处”,形体端庄大方,有一种青蓝相应的光泽,釉汁莹润,美不胜收。

汝窑月白釉:釉汁温润如玉,拂之如脂,独具风格。

(三)专用标志使用

在汝瓷原产地域范围内的生产者,如使用汝瓷“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须向设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申报机构申请并经初审合格,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后,方可使用汝瓷“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

三、汝瓷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您的建议切中当前汝瓷产业发展的时弊,在汝瓷文化的保护和挖掘中,我们要牢牢把握汝瓷烧制技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精髓和实质,把握其独特性,有序传承,良性发展。以我市近期举办的活动为例:为推动汝瓷烧制技艺这一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进一步提升汝瓷文化名片的知名度,2021年,平顶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与北京曹雪芹学会、河南省红楼梦研究会共同举办“读经典 品非遗 寻找《红楼梦》中最美汝瓷”——汝瓷经典器型复现征集大赛,面向全国征集复现《红楼梦》原著中汝窑美人觚、汝窑花囊等经典器型。主办方将聘请红学专家、陶瓷界知名专家和非遗专家组建评审委员会开展评审工作。大赛设特等奖1名,奖金2万元;金奖2名,奖金各1万元;一等奖5名,奖金各2千元;二等奖若干名,精美奖品一份。获奖作品由平顶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相关部门颁发获奖证书,由北京曹雪芹学会、河南省红楼梦研究会、平顶山市非遗保护中心分别收藏并颁发收藏证书。获奖作者所获奖项在三年内可作为推荐参评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及其他相关荣誉的参考依据。而活动对参赛作品的要求,则严格限定在汝瓷烧制技艺的范围内:作品原料:复现参赛作品以天然原料为准。釉色效果:复现参赛作品釉色以汝瓷天青釉、月白釉等为主。注重突出汝瓷烧制技艺的独特性。

而对于陶瓷产业发展来讲,正如您的建议所言,我们要勇于创新,充分发挥本地陶瓷原料资源丰富的优势,走规模化、产业化道路,白瓷、黑瓷、酱釉、钧釉瓷等陶瓷产业百花齐放,共同发展。一是通过招商引资、校企合作等方式引进资金和技术,实现产业内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高新技术来装备汝瓷企业,提升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二是推进配套产业的发展。加快陶瓷产业营销市场的培育,依托汝瓷小镇、汝瓷文化商业区、古玩市场等建设项目,完善产业链条。三是构建陶瓷产业发展的基本格局。引导各陶瓷企业按照自身的基本定位,调整产品类型,形成各具特色的陶瓷生产单位。四是设立各种奖励,鼓励技术创新。采取设立风险基金等形式为技术创新提供保障,鼓励高端人才以技术形式入股陶瓷生产企业,加快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进程,造就一批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优势突出陶瓷品牌企业。五是开展专业技能提升教育。邀请国内陶瓷界的大师、专家进行陶瓷技艺集中授课;举办陶瓷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提高陶瓷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组织举办陶瓷技艺、原创设计评比等赛事,获奖人员列入产业人才后备库,评审推荐大师优先考虑。鼓励大师为在校大学生、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陶瓷技术人员授课,传授陶瓷烧制技艺和汝瓷文化知识。对陶瓷研究者或从业者获得国家级或省级称号的予以奖励。六是鼓励瓷企业培育大师名牌把企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与大师培养结合起来,以品牌育大师,以大师带品牌,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陶瓷行业领军人物。把培养传承人作为推荐各级大师评选的必备条件之一,促使陶瓷研究者和从业者自觉带徒,为陶瓷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支撑。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汝瓷产业发展的关心,您的真知灼见与产业发展方向是非常契合的我们将认真听取吸收您的建议,拓宽工作思路,积极创造条件,会同相关部门共同推动汝瓷文化产业发展

 

 

202151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