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明春如何防治呼吸道疾病? 市卫健委发布中医药防治方案
来源:平顶山晚报 发布日期:2023-12-14 浏览次数: 浏览

(记者 王春霞)12月13日,从市卫生健康委传来消息,为进一步做好冬春季呼吸道疾病防治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特色,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做好冬春季传染病中医药防治工作的有关要求,平顶山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结合我市地域、气候等特点,制定了《平顶山市冬春季呼吸道疾病中医药防治方案(2023年版)》(以下简称《方案》),请各医疗机构和广大市民结合实际推广应用。

此《方案》包括推荐方药和中医药适宜技术两部分。

推荐方药

■预防方药:

预防的关键在于“强体质,平阴阳,不上火,不受凉”。

通用方药:加味玉屏风散

组方:黄芪6g、白术6g、防风6g、桑叶6g、白薇6g、炙甘草3g。

煎服方法:每日1剂(儿童用药剂量酌情减半),开水浸泡代茶饮,或水煎取药汁。每剂取药液约200ml,分早晚两次饭后30分钟温服,连服5剂至7剂。

■治疗方药:

本轮上呼吸道疾病病原菌呈多样性,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咽痛、咳嗽,多数患者表现为热证。以下推荐治疗方药按症状分为发热为主处方、咽痛为主处方和咳嗽为主处方。

1.发热处方:柴胡桂枝汤

临床症状:发热、恶寒,或寒热往来,头疼身痛,口苦、咽干、咽痛,咳嗽,痰黄白而黏,纳差,小便偏黄,舌质淡红或舌尖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浮数。

药物:柴胡24g、黄芩15g、北沙参30g、竹茹10g、桂枝15g、白芍15g、桑叶15g、桔梗10g、甘草10g。

煎服方法:每日1剂(儿童用药剂量酌情减半),加水约1500ml,大火煮开,小火煮15分钟至20分钟。将煮好的药液分成三等份,每份约200ml,早中晚各温服一份。

2.咽痛处方:银翘散

临床症状:咽喉红肿疼痛,甚至疼痛如刀割,可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舌红苔黄,脉洪大。

药物:金银花15g、连翘15g、牛蒡子15g、竹叶12g、荆芥12g、淡豆豉12g、芦根30g、薄荷10g、桔梗10g、玄参15g、甘草10g、炒僵蚕10g。

煎服方法同上。

3.咳嗽处方: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

临床症状:咳嗽痰黄,可伴有发热咽喉干痛,便秘等症,舌红苔黄,脉滑数。

药物:蜜麻黄6g、石膏30g至50g、杏仁12g、芦根30g、桃仁12g、薏苡仁15g、炒冬瓜子15g、鱼腥草15g、甘草10g。

煎服方法同上。

以上是疾病初期的主要症状及治疗方药,如服药后仍高热不退,甚至出现呼吸困难、抽搐等症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中医药适宜技术

1.按揉腧穴:具有疏通经络、培补正气的作用。

选穴:气海、关元、足三里等。

操作方法:拇指按压腧穴,每穴每次按揉约1分钟,以腧穴部位出现酸胀感为度,每日2次至3次。

2.艾灸疗法:具有温阳散寒、补脾益肺的作用。

选穴:肺俞、脾俞等。

操作方法: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应灸腧穴部位,距离皮肤2cm至3cm处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分钟至15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注意事项:艾条与皮肤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及时弹掉艾灰,避免烫伤皮肤;因艾灸过程中会产生烟雾,对烟雾过敏人群慎用。

3.刮痧疗法:具有宣透郁热、解表驱邪的作用。

部位选取:风池、风府及脊柱两侧足太阳膀胱经区域。

操作方法:用刮痧板蘸取适量刮痧油,均匀涂抹于刮痧部位,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单方向刮拭。每个部位一般刮拭20次至30次,局部刮痧一般5分钟至10分钟。

注意事项:刮痧过程要防寒保暖;糖尿病患者、皮肤病、孕妇、皮肤娇嫩的婴儿、体质特别虚弱者慎用。

4.中药足浴:具有疏通经络、发汗解表的作用。

取艾叶、生姜、葱白等适量,加入适量水煮开,待水温降至适宜温度后泡脚,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每次20分钟至30分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