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对《平顶山市北部山体生态修复暨文化休闲区总体规划》 方案设计有何好的意见和建议?
来源:市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日期:2018-01-08 浏览次数: 浏览

为做好平顶山城市双修工作,平顶山市城乡规划局于2017年上半年开始启动北部山体生态修复暨文化休闲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平顶山市北部山区的生态修复与休闲功能建设对平顶山打造生态山水宜居城市,塑造北部山区生态带全新形象,助推平顶山建设生态绿城、旅游名城,以及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提前对北部山体区域进行规划控制,合理确定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市城乡规划局面向全国,组织开展了平顶山市北部山体生态修复暨文化休闲区总体规划公开招标,规划的研究范围为市区范围503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为北部山体边界,包括香山、龙山、擂鼓台山、落凫山、平顶山、马棚山、焦赞山等,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

项目招标工作于2017年7月发布招标,并于8月进行专家评审和公示,在8家投标设计单位中,确定了四家设计单位(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州亚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进入项目的方案竞赛阶段。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四家入围单位按期提交了设计方案。

现将四家单位设计的竞赛方案通过《平顶山日报》、市博物馆一楼现场展示、城乡规划局网站及微信平台(“平顶山规划”和12月1日“平顶山微报”)公示等方式向社会公示,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和建议。最终中标方案将在综合评审专家意见、各相关部门意见、社会公众意见的基础上,报市规划委员会票决。

(A)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整体鸟瞰图

山顶公园

落凫山花卉谷

总平面图

平顶山北部山体在平宝叶鲁郏地区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地理区位、生态优势和交通基础,市委市政府借助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注入的动力,对北部山区战略性生态资源强化高标准、高效化、高价值、高端化利用,实现从“生态资源优势”向“核心竞争优势”的转化。

我们方案出发点就是生态转型,助推北部山体由平顶山背面向平宝叶鲁郏区域中心地带转变,恢复北部山体的生态功能、生态文化、生态经济及生态休闲,改变低效粗放的“废物堆放和煤矿开采”为核心的逻辑惯性,建立以人与山为核心的可持续山水城市新模式,开启北部山体生态绿脊建设新时代,塑造“云中福地、最美北山”的美好愿景,实现生态可持续的山水绿脊、一流的文化福地胜境、风景的立体行山美径。为此,我们遵循“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统一修复、统一保护的战略原则,从生态修复、水利灌溉、生态旅游、交通组织四个角度出发,提出美青山、引绿水、福山水、风景道四项具体目标及规划措施。

美青山——针对北部山体生态、景观、功能特性,我们采取针对性、差异化、经济有效的生态修复模式,重塑“绿水青山”美丽景象。

引绿水——从昭平台水库引水为主,城市中水及白龟山水库引水为辅,配合山区微型水利调蓄相结合的水源体系,通过生态修复对策分区管理北部山体灌溉体系。

福山水——充分利用山、水、林、田、湖沟脊生态空间及观音、工矿、传说等文化内涵,提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脊两心四片八谷”北山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区。

风景道——依据北部群山的地形地貌生态特点,构建由环山公路、环山小火车、徒步山脊线、沟谷山水线组成的风景道网,

立体体验北山的山水城市大地风景。


(B)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飞雁湖灰坑修复


落凫山光明湖及登山云道

平顶山顶智慧云台、阅城台

平顶山现状台阶安全改造

云步道系统

整体大鸟瞰


规划主题:山水心,云上园——山水修心,云顶阅城。守护北山生态,挖掘北山文化,弘扬鹰城精神。

规划定位:生态源——平顶山北部山地森林涵养保育区;文化源——平顶山北部大型城市公园群;活力源——平顶山绿色转型永续发展先导区。

规划目标:修复城市山水之心,激活北山源地功能,确保城市“山水林田湖矿城”生命共同体生态安全。

规划理念:生态修复,得民心:南坡重修复、北坡重涵养、透绿融矿城、调水润北山、群山还绿景、灰坑换新颜;文化休闲,惠民生:落凫观林海、擂鼓登高台、平顶望鹰城、云步游青山;祥云映湿地、香山续禅修、马棚兴文体、金牛富农家。

规划简介:

生态修复规划采用动态规划技术,建立数据支持平台和过程适应模型,统筹顶层设计和工程集成。针对“格局残缺、山城割裂、青山不青、绿水不畅、坑堆刺目”等五大北山生态之痛,提出对应的“动态响应,战略统筹;延山理水,有机渗透;适地适树,质量互进;综合施治,一水多用;突出重点,技术集成”等修复策略及其实施方案。

休闲功能建设突出“山水心、云上园”的设计主题,以绿水青山为本底布局北山公园群,合理配套休闲服务功能,形成“一带两区七片区”的总体空间规划结构。

一带-“行云流水”,打造北部山体生态修复与生态融合示范带;

两区-“南融合北涵养”,打造南部生态融合区、北部生态涵养区;

七片-“七大明珠落群山”,建设七大公园群,分别为云顶阅城公园、生态艺术公园、禅修文化公园、湿地涵养公园、都市农园、拓展运动公园和郊野森林公园。


(C)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文化休闲区旅游总体规划图

规划结构与功能分析图

香山寺观音文化景区鸟瞰效果图

香山寺观音文化景区鸟瞰效果图


平顶山公园片区鸟瞰效果图


平顶山公园片区节点效果图


平顶山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北部山区却因粗放式开发伤痕累累,静卧一隅。这里是平顶山离自然最近的地方,也是鹰城精神的历史见证。

本次规划中,我们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时期发展理念,结合平顶山市政府1461工作思路,以“生态文明建设典范——中原塞罕坝、城市文化展示橱窗——鹰城新名片、产业转型践行基地——北部增长极”三个视角对北部山区进行功能定位,通过“全面生态修复、旅游体系构建和精品节点打造”三大战略,以期实现“养鹰城山水,享佛天福地”的美好愿景。

通过生态安全格局剖析,我们最终形成“一脉两带,六湖八林海”的生态格局。一脉:指北部山区八座山峰所形成的连绵山脉;两带:指为保证水系连通而布置的南北两条水带;六湖:指为了解决水源不足而在山脚处设置的四处调蓄湖及现有的两座水库;八林海:指进行生态修复后八处山峰形成的八块储备林。

同时,依托区域及场地资源,规划观音文化旅游、城市公园游憩、生态休闲旅游三大板块,通过项目策划及产品打造,形成多主题、全方式的旅游格局,借助绿道网与慢行系统实现与城区对接,方便市民使用。真正把北部山地打造成活力四射的新天地。

在精品节点部分,我们选取了“妙境福地”香山寺和“城市客厅”山顶公园两个片区,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香山寺片区要打造成一个以观音文化为核心的现代宗教旅游综合体,平顶山公园片区则通过运用创新科技手法展示城市精神。正所谓“香山寺前聚福地,平顶山下平安城”。


(D)广州亚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规划总平面图

核心区日景鸟瞰效果图

山顶公园观光塔夜景效果图

落凫山日景效果图

程寨沟湿地科普园日景鸟瞰效果图

香山小径日景效果图



本次规划区是平顶山市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分布有香山寺、擂鼓台、山顶公园、金牛山石榴园、传统村落等众多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是难得的天然景区和休闲去处。受采矿行为影响,规划区内水源涵养能力逐渐降低,山体植被逐步退化,老旧矿区零星荒废,为助推平顶山市建设生态绿城、旅游名城,规划将通过生态修复、文化提升、功能重构等途径,促使规划区重新绽放大自然的微笑!

规划目标

矿区生态修复示范区

平顶山城市生态门户

绿色人文旅游目的地

发展定位

建设成为以生态修复为核心,集生态保育、山顶揽胜、科普展览、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性城市公园。

规划结构

规划整体形成“一核三区十八景”的空间结构。

一核:即生态绿核,结合西外口水库、程寨沟水库、土门水库的恢复与修整,局部构建湿地公园,重点强化国家储备林种植,严控新增开发建设,营造城市生态资源核心。

三区:

——观音文化游览区:依托香山寺,打造集宗教朝拜、佛教建筑游览、佛学植物观赏等功能为一体的观音文化主题区。

——中央生态休闲区:围绕蓄水工程,重点种植国家储备林和进行生态修复,提升山顶公园,建设观光塔和生态展览馆,营造城市会客厅,整合利用废弃矿区、传统村落、擂鼓台,构建生态本底优越,山顶观光、湿地科普、矿山历险、森林徒步、民俗体验等功能集聚的中央生态休闲区。

——农林观光体验区:以金牛山石榴园为基础,扩充种植葡萄、核桃、梨等,设置植物科普园,共同构建农林博览、亲子互动、瓜果采摘、植物认种等活动丰富的田园综合体。

十八景:香山寺、禅意漫步、龙山禅院、矿山历险、擂鼓台夕照、幽荷竹镜、森林人家、湿地科普园、落凫山观景、山顶公园、碧波揽胜、碧潭映绿、流泉曲韵、秋色连波、云顶小憩、果园飘香、风车步道、植物观园。


公众参与方式:

登陆平顶山市城乡规划局网站(www.pdsgh.gov.cn)浏览设计方案并通过“平顶山规划”和2017年12月1日“平顶山微报”微信公众平台参与投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