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对我市轨道交通沿线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方案有何意见和建议?
作者:市城乡规划局 发布日期:2016-05-17 浏览次数: 浏览
















   平顶山是一座东西向长,南北向短的城市,随着城区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建设快速、便捷、大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已被提上日程,加之郑万高铁平顶山站的开工建设,对规划中的城市轨道线路两侧用地的控制尤为重要。为此,我市组织进行轨道线路两侧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的规划编制工作。规划主要范围:沿初定的南、北两线两侧各控制约500米,总面积约49.31平方公里。南线东起许南公路,途经新南环路、未来大道、祥云路、梅园路、龙翔大道,西至冬勤路;北线东起许南公路,途经建设路、平宝大道、祥云路、梅园路、龙翔大道,西至冬勤路。规划内容为对主要范围内用地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的规划编制,并对轨道交通站点的设置进行规划安排,对站点周边1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重点规划和控制。对南、北两线的轨道建设进行经济性分析与评价,包括土地的利用、拆迁安置等内容。

   本项目招标工作于2015年10月12日发布报名公告,2015年11月30日进行资格预审评审,在12家报名单位中评出5家设计入围单位。按照招标文件要求,五家入围单位按期提交了设计方案。2016年4月28日在平顶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评标专家对5家设计单位方案进行评审。

   现将设计方案通过《平顶山日报》、平顶山市城乡规划局网站、市政府门户网站、市博物馆一楼现场展示、平顶山规划微信平台等向社会公示,广泛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提出您的意见和建议。最终中标方案将在综合评标专家意见、各相关部门意见、社会公众意见的基础上,报市规划委员会研究确定。

   A  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一、现状判读及规划重点

   1. 以客运轨道交通织补“断裂”的空间格局,打造一体化“轨道城市”。

   2. 破解“单一”产业困局,提升轨道沿线服务业和创新创意产业。

   3. 梳理“低效”城市用地,激活沿途城市功能,极大提升土地价值。

   4. 根治“不畅”交通症结,形成轨道与其他交通方式协同的综合网络。

   5. 摆脱“单调”生活环境,围绕轨道站点,营造为大众服务的活力空间。

   6. 告别“煤炭”城市“脏乱差”,全面重塑现代城市形象。

   二、总体目标

   一体发展之枢 多元动力之脊

   依托轨道交通,形成空间一体,功能联动,服务共享,交通协调,活力集聚,特色鲜明的城市黄金走廊,实现平顶山城市升级。

   三、形象定位

   市民舞台+活力纽带+魅力长廊

   一条城市公交走廊,繁荣便捷的服务中心,市民喜爱的生活舞台。

   一条城市发展轴线,集聚活力的城市创新纽带,新型产业的汇聚平台。

   一条城市魅力长廊,时尚现代的城市名片,多彩迷人的都市橱窗。

   四、规划策略

   1. 空间和交通整合

   依托轨道交通,形成便捷的东西方向交通联系,并织补南北方向的交通,整合老城、新城、高新区一体化空间结构,形成功能互补、有机联系的“一轴、三廊、五片区”布局结构。

   2. 产业提升整合

   针对城市产业单一的问题,引入轨道交通关联产业(现代服务+文化休闲+现代制造),形成高端商务、行政教育、养生休闲、商贸文化和创智产业等五大产业片区。

   3. 土地利用整合

   针对沿线城市用地效益不高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大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先进经验,引入“TOD”开发(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开发)模式,合理安排沿线土地用途,形成CBD(中央商务区)、行政文化区、生态休闲区、综合服务区和现代产业区五大功能区。

   4. 多元交通整合

   针对平顶山市“东西过长,南北不畅”的交通问题,构建轻轨引领、道路衔接、公交补充、慢行(非机动车和人行)覆盖的综合交通体系。

   5. 绿地系统整合

   针对城市公共活动、休憩娱乐空间不足的问题,依托轨道交通,设置连续开放的绿地系统,规划怡人的站点开放空间,形成“一带多楔多点串联”的公共空间格局。

   6. 平衡土地开发综合效益

   土地利用、开发强度、公共设施、绿地和开放空间规划充分考虑到建设轨道的经济可行性,兼顾市民、拆迁户、市场和沿线各区政府等多方利益,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最优。

   B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同济规划的方案结合平顶山带状城市特点,依托高铁站建设契机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议采用“X”形的两条轨道交通线路组织体系,均衡布局满足平宝叶鲁各象限市民绿色便捷出行。

   本次规划目标为:

   1. 站城一体——协同区域流线,引领城市发展;2. 因站制宜——依据站点类型,划定辐射单元;3. 以地养铁——分析潜力地块,实现土地反哺;4. 以量定型——挖掘站点优势,扩大收益总量。

   方案运用线位设计主动权和土地储备优先权的一体化规划理念,采用“轨道+土地”一体化开发模式,以实现土地溢价收益和投资成本的基本平衡。

   轨交一号线分为东西两段,全长44.8公里,全线以高架敷设形式为主,共设24个站。轨交二号线东段全长21.5公里,共设15个站,在中央商务区与一号线共线换乘,并西连鲁山。

   根据中心站、交通枢纽站、组团站、一般站和特殊控制站等5种站点类型,围绕站点,对500米核心圈和800米辐射圈区域按照空间一体化、功能复合化、步行便捷化和强度差异化的原则进行设计,最大限度地强化轨交站点的复合利用,扩展土地价值的提升区域,使市民出行便捷高效。

   同济规划方案以轨道交通为契机,锚固平宝叶鲁一体化大平顶山格局,将实现鹰城一体化崛起和再次腾飞。

   C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我们关注三方面】

   1. 城市发展:新区开发与城市更新并举

   2. 线路优化:公共中心耦合TOD活力走廊

   3. 站点开发:增强活力、E-TOD

   一、【城市发展】

   1. 网络城市:从跳跃式——摊大饼式——网络城市的城市发展格局,强调功能复合的网络城市。

   2. 新老联动:城市处于有机更新与新城开发并举的时期,城市活力不足,库存量大,应以轨道交通串联新老城区,有效疏解老城人口,同时带动新区发展。

   3. 后期运营:轨道投入运营费用是建设费用的2-6倍,如果走南线方案,轨道运营初期客流不足,运营压力较大。

   二、【线路优化】

   1. 支持城市发展:新选线与城市空间格局一致,串联现状城区,推动老城的更新改造,平衡城市更新与开发的关系。

   2. 交通客流耦合:新选线最大限度串联交通枢纽、公共中心、大型企业等,可快捷疏导交通枢纽的庞大客流量,满足市民的公共交通出行需求。

   3. 服务乘客出行:新选线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架,途经建设路、中兴路,顺应城市东西向、南北向的公共交通走廊,最大程度与公共交通需求契合。

   4. 综合效益:新选线方案与城市紧密结合,实现高效率服务乘客出行,工程具有可实施性,得出新选线综合效益最优,故推荐新选线作为平顶山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案。

   三、【站点开发】

   1. 站点类型及模式梳理

   2. 火车站枢纽站点设计

   城市更新、一体化设计、0换乘枢纽、城市未来最具活力的区域。

   3. 金融广场轨道站点设计

   垂直城市、二层步行连廊、E-TOD、城市未来的金融商业中心。

   4. 产业服务中心站点设计

   E-TOD、扩大步行连廊、企业孵化创新中心、城市产业综合服务中心。

   D     广州亚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沿线规划区功能定位为城市创新发展带。

   交通引领——围绕站点周边的TOD综合开发,整合轨道与道路立交口及节点方案,站点周边设置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实现站点交通一体化。

   产城融合——产业规划发展定位为商贸商业主导,完善配套,打造产业联动发展的城市服务带。围绕从“制造”到“创造”,从“生产”到“服务”两大理念,规划总部办公、商业商贸、智能制造三大核心功能。

   开放街区——围绕轨道站点核心,以轨道站点500-800米的步行区范围,采取小街区模式,形成城市空间开放通透、公共设施集中便捷、市民出行绿色高效的生活服务街区。

   E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次规划利用平顶山提速发展的新契机,从交通转型、用地优化和空间一体化的角度,将轨道交通打造成为未来平顶山城市发展的触媒、引擎与门户。

   一、 整合客流通道与发展引擎的轻轨线路

   综合考虑城市结构、服务客流、用地潜力等因素,突出TOD和SOD的理念,规划平顶山轨道交通一期工程采用主线加支线的Y形结构,西起平顶山高铁站,东至贸易广场站和开发路站,全线43.27公里,共设32个站点,使轨道交通真正成为平顶山的客流通道、TOD廊道和特色门户,使市民共享城市提速的福利,成为鹰城腾飞的载体。

   同时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架,中运量新交通为支撑,普通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城乡公交、特色公交与公共自行车为延伸的公共交通体系,引导平顶山向公交主导型城市转变,使轨道交通发挥最大潜力。

   二、 优化山水、产业与都市骨架的用地结构

   未来平顶山将依托轻轨线路,形成点轴交织的都市骨架、多元链接的山水骨架和产城有序的产业骨架。规划采用“珠链状”圈层式土地开发模式,引导用地优化调整呈现廊道集约发展,轨道沿线整体开发强度提高、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完备、一体化换乘便捷,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空间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三、 提升城市特色与一体化效率的站点形态

   规划构建“两带六廊五门户”的总体形态,打造现代开放的城市空间。两条 “轨道交通带”东西向延伸成为城市链接主要公共活动的重要通道;六条从轨道站点南北向伸展的“活力走廊”链接了城市的公共生活;围绕轨道站点重点打造新城CBD门户、生态休闲门户、湛南新城门户、高新产业门户和生活服务门户,提升了站点周边的空间形态和一体化建设。

   四、 创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具的运营模式

   从静态、动态两方面对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进行平衡测算,建议采用政府主导、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多方式融资、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的整体运作模式,近期通过土地出让、广告、车票、轨道公司自持用地开发、物业租金等收入达到平衡,远期实现盈利。

   交通为枢,人居为本。“飞”字形的轻轨将引领平顶山走向一个高效、清洁、有序、生态的现代城市,为鹰城插上飞翔的翅膀。

   公众参与方式:

   一、将《平顶山市轨道交通沿线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方案征求意见表》剪下,寄送至开源路湛河桥南路东1号平顶山市城乡规划局规划编制中心。

   二、在市博物馆一楼现场投票。

   三、登录平顶山市政府门户网站参与调查,登录平顶山市城乡规划局网站参与投票。

   四、扫描右侧二维码,登录平顶山规划微信平台参与投票。

   截止时间:2016年6月15日18:00

   联系电话:0375-396715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