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要求大中小学要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
作者:耿剑 来源:平顶山日报 发布日期:2020-08-04 浏览次数: 浏览

(记者 耿剑)7月15日,教育部公布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劳动教育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大中小学要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平均每周不少于1个课时。

该纲要明确指出,低年级主要培养个人生活能力,注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要求注重培养低年级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使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低年级学生课程如何结合新的纲要开展?我市部分小学校长表示:

培养个人能力:自己的事情学会做

卫东区平马路小学校长胡忠慧介绍说,该校目前开设有劳动技术课,每周一节,以往课程也会指导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新纲要更加明确了小学阶段的社会实践内容,涵盖内容非常丰富。作为小学,可以借助现有学科有机渗透社会实践和劳动教育,下一步会结合新纲要重点推出一些主题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社会劳动的能力。

胡忠慧说,纲要要求学生完成个人物品整理、清洗,并进行简单的家庭清扫和垃圾分类等,这些内容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完成,有利于孩子从小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学校目前推出的认领小花坛等活动,就是让学生参与到管理和劳动中。下一步,学校还会结合纲要进一步完善此类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增强集体意识:集体的事情一起做

新华区团结路小学校长苏豪珍介绍说,纲要内容涉及低年级学生的第二条指出,学生应参与适当的班级集体劳动,主动维护教室内外环境卫生等,培养集体荣誉感。这一点目前很多学校都在指导学生进行,比如说打扫班级内外卫生、校园公共活动区域卫生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等活动中,这些都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团结路小学为了加强学生参与集体劳动的意识,将学校指定区域交给某个班级进行管理。比如学校今年5月份在校园开辟的种植园,指定四年级二班学生进行管理和维护。在校期间,学生们每天去看护,休息时间进行浇水施肥。遇到播种季节,大家一起劳动,让学生全部参与到劳动中,老师还会进行拍照,记录孩子们劳动的过程。如今,学生们种植的向日葵、花生等都到了收获的季节。看到自己辛勤劳动取得的成果,学生们非常兴奋,成就感满满。在参与中体验劳作,学生们不仅可以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还会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

“其实,类似这样的劳动就是体验集体参与的乐趣。”苏豪珍说,“劳动需要互相配合,互相协作,让学生积极参加集体劳动,有利于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

丰富阅历:参与社会劳动

适当参加社区环保、公共卫生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增强公共服务意识。新华区实验小学校长安耀伟介绍说,学校开设有手工制作课,下一步结合新纲要,将引导学生体验种植、养殖等简单的生产劳动,尝试与陌生人合作,懂得生活用品、食品来之不易,学会珍惜劳动成果。

安耀伟说,学校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十分必要,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劳动科学知识,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懂得协调处理劳动过程中的一些事务,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目前,新纲要要求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个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学生可以将劳动教育与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学校也将把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通过制定劳动公约、每日劳动常规、学期劳动任务单,采取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等组织形式,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劳动光荣的良好校园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