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创建工作简报-第5期

作者:  来源:1   发布日期:2021-10-22  点击次数:

郏县以法治政府建设为引领

持续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高地

 

2020年,在第二届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暨《2020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投资评估报告》发布会上,郏县被授予“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县”称号。

一、抓好机制建设,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一是实施高位推进。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分设9个专项工作小组,建立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印发《全县开展影响营商环境执法司法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全方位保障各项工作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落效。坚持开展“营商环境优化年”活动,提出打造“全省一流、全市标杆”发展目标,规划成立了县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县行政服务和大数据服务中心,出台支持企业发展政策措施18条,深入开展“一联三帮”保企稳业专项行动,全面推行“首席服务官”工作机制,实现全县232家重点民营企业联系服务全覆盖,全程跟踪、精准服务。2020年,共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480余件,清理民营企业账款1954万元,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46.8亿元,协调解决百千万名录库企业贷款2.1亿元。二是实施“政府服务清单工程”。成立“两单”审核小组,严格按照“三报三审”程序审核行政审批事项,完成全县31个部门(单位)3219项行政职权编制任务,累计减少和调整政府权力事项237项,确保各部门按照法定权限依法行政。完善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台账,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管理制度,成立权责清单检查组,定期跟踪督查,维护权责清单的公信度和权威性。三是实施“无证明城市建设工程”。组织专业队伍,对各行政执法单位要求企业及个人出具的证明材料,进行再梳理、再优化、再精简、再论证,从“被动调取”变为“主动收集”,最大程度精简和优化各类证明,2020年,共取消各类证明27项、保留36项。同时,不断加强政务信息化和大数据建设,逐步打通政务信息流转通道,实现“数据跑腿、群众免跑”,努力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二、抓好法治基础,提升执法服务能力。一是强化政府班子带头学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明确要求凡经政府决策事项,必须先经法制部门严格审核,并严格程序要求,逐级会商决定,不断增强政府系统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邀请法律专家,加大法律专题培训力度,2020年,共开展各类法律培训38次,受训2660人次,其中科级以上干部620人次。二是强化行政复议应诉,维护市场合法权益。加强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法治助力2020年,受理行政复议案件法定期限内结案率、案外调解满意率和行政案件应诉率均达到100%。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推进公正文明执法。聚焦行政执法源头、过程、结果三个重点环节,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努力打造“阳光政府”。严格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强化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培训,不断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养,规范行为、文明执法。

三、抓好关键环节,提升市场主体活力。一是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审批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实现率99%,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99%,承诺时限较法定时限压缩94%,1202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24小时自助办理。坚持企业开办“一日结”,设立服务专区,推行全程代办、协助办,开展延时、入企服务,2020年,共有1455家企业开办实现“一日办结”,市场主体登记窗口电子化率99.2%。对100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行“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一窗通办”等服务模式,大力推行免费复印、邮寄等便民服务措施,行政审批效能不断提升。二是深入推进企业“宁静生产日”制度。在全省率先建立县级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创新开展营商环境专项巡察。印发了《郏县企业“宁静生产日”实施方案》,确定每月1日至15日是企业“宁静生产日”,期间,原则上禁止开展一切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活动。同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积极推进多部门联合检查,开展“执法检查+服务”的柔性执法方式,提倡“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企业监管模式,让执法更有温度。三是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普法宣传。突出普法重点,创新普法方式,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2020年,全县各执法单位共开展法律入企活动110余次,发放各类法治宣传资料10万余份,组织法治培训20余次,开展各类专题学习150余场次。在疫情防控新常态下,有效开展了“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项活动,并通过“云上郏县”、“郏县之窗”、“法治郏县”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疫情防控信息、复工复产等工作动态助力企业复工达产,共同营造良好氛围。2020年,全县新增市场主体5712户、注册资本金88.9亿元,分别增长5.4%、69.9%,再创新高。四是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法律风险防控。建立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努力让企业走进平台“一扇门”,办好法律服务“所有事”。组织法律援助律师、社会律师成立企业法律服务团,为民营企业开展公益法治体检,累计走访企业80余家。成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建立县、乡、村三级全覆盖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被省委改革办专期刊发推介。2020年,全县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579起,化解1536起,调成率97.2%,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强化法治引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近年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被市委表彰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突出贡献单位;被市政府表彰为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单位;被省人社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表彰为全省市场监管工作先进集体;在全省法治政府建设培训会上,做了典型发言。

一、抓好重点环节,夯实法治工作基础。一是强化法治意识。面对新职能、新要求,机构改革成立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之初,就提出“法治工作全局化,全局工作法治化”理念,把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作为依法履职的突破口,构建了上下贯通、协调有序、运行高效的法治政府工作体系;局领导班子带头学习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关键少数”带动“最大多数”,从而在全局上下形成了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为建设法治政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清理执法依据。组织人员,依据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规章,对授予县级工商、质监、食药监以及盐业、知识产权、价格监督的行政执法权力进行了全面清理,共清理行政权力700多项,制定了《平顶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权责清单》,从制度层面规定了执法的依据和范围,使执法人员在工作中做到了权责明晰、执法有据,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三是加强执法监督。制定了《复杂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程序暂行规定》、《行政复议委员会工作程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执法监督制度体系;加大对办案机构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审查力度,全面审核处罚建议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避免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滥用;组织开展行政处罚案件评查活动,并将评查结果在全系统通报,对存在问题的执法案件限期整改、举一反三、弥补漏洞;全面推行行政执法案件公示制度,所有行政处罚案件在办结后7日内,将相关资料在市局官网和企业信用信息监管平台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近年来,在精细严密的监督体系下,全局查办的一般程序案件全部纳入了案件核审范畴,实现了行政许可无过失、行政诉讼无败诉。四是强化教育培训。每周四下午召开“法治大讲堂”,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采取专家授课、以会带训、骨干讲解等形式,从行政处罚程序及现场处置、处罚文书制作、行政复议与诉讼实务,食品监管、药品医疗器械监管、产品质量监管、知识产权监管与保护等多个领域进行全面培训,精准解决困扰基层执法人员的实际问题,共举办各类培训42期,参训人员4300人次。

二、顺应法治要求,推行服务型行政执法。一是普法宣传引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5·20世界计量日以及“质量月”、“食品安全宣传周”、“药品安全用药日”、“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法治宣传咨询和社会公益普法活动;开展普法宣传“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市场”的“五进”活动,把法律知识送进千家万户,融入企业生产经营。二是事前规范指导。结合行政执法工作实际,梳理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15种违法行为,采取“说、劝、引、商、帮”的方式,对企业生产经营可能出现的违法苗头及时进行事前提醒。近年来,共向企业发出各类行政建议56份,使企业减少经济损失900多万元。三是行政约谈劝导。筛选了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消费者投诉相对集中、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三类重点行业,采取集中约谈的方式,由局领导或执法办案人员讲解案例、宣讲法律、分析原因、指明危害,对企业可能或者已经出现的违法苗头进行警示,引导企业守法诚信经营。近年来,共约谈证券、医疗卫生、公用垄断、通讯等企业150余家,其中与市金融办联合开展的对银行证券公司的行政指导被评为省级典型案例,实现了“指导一个企业、宣传一部法律、讲明一起案例、规范一个行业”的目标。

三、坚持依法行政,提升监管服务能力。一是提高注册登记便利化水平。优化企业开办流程,市本级新开办企业刻制公章全部免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在全省名列前茅。全面推行“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预约办”“上门办”,鼓励网上在线办理登记注册和各类审批业务,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办结总量达42225件,电子化率达96.76%。压缩事项承办时限,实现承诺时限压缩占比73.07%,“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100%。近年来,我市新增企业数量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守好安全底线。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4324家餐饮单位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位居全省第一;4000多家餐饮单位推行“6S”标准化管理。针对农村集体聚餐这一薄弱环节,开展专项改造行动,大幅度改善聚餐点软硬件设施,全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我市食品安全治理创新举措在全国餐饮质量安全提升研讨会上进行交流并受到好评,全年共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1144起,移送司法机关20起。在药品、特种设备、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管方面,对全市2448家高风险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进行了全覆盖检查,监督抽查日用消费品、建筑装饰装修、工业生产、农业生产、食品相关产品等生产企业178家,产品抽检合格率为96.4%;强力推动“互联网+特种设备”信息化平台建设,利用数据分析和检验信息提示功能,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动态管理,“互联网+电梯”监管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对全市全部乘客电梯“电梯96333平台”全覆盖工作目标。三是强化市场监管执法。加强价格管控和质量监管,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经营行为,共立案85起,移送公安机关5起。其中,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县城某药店口罩乱涨价行为处以8万元罚款,开出了全省首张口罩违法经营的罚单;我市4个典型案例入选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疫情防控首批价格违法十大案例。严肃查办大案要案,经过卧底调查、艰难取证,历时三个多月,一举查处了宁波市某商贸有限公司传销案,罚没款金额3006万元,创历史新高。四是提升消费维权能力。全面推行消费投诉“五线合一”,开办“老沈谈维权”栏目,推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消费维权,全年共受理投诉、举报、各类咨询共46189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3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