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东区蒲城街道门楼张清代民居建筑群
作者:田秀忠 来源:平顶山日报 发布日期:2019-03-14 浏览次数: 浏览

图为现存门楼张清代民居建筑。 记者 田秀忠 摄


门楼张清代民居建筑群,位于卫东区蒲城街道门楼张村中部,是清代康熙十五年叶县恩贡张元修及其后代用几十年的时间修筑而成的,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其规模为我市独有、全省罕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是我省目前保存保护较为完好的古村寨之一。

2008年6月,门楼张清代民居建筑群被省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该建筑群坐北朝南,南北长157米,东西宽57米,占地面积8949平方米,由3个并排而又独立的五进四合院组成,共15个院落60多间房。每个院落自南向北依次为门楼、客院、主院、厨院、粮院、牛柴院,院内尚存有历史遗留下来的家具、农具及日用品等。房屋建筑属于单檐硬山式砖木结构,房顶多有五脊六兽、鸡翎等脊饰,古朴典雅、造型精美,反映了清代官宦家庭民居特定的审美文化和建筑风格,属于典型的中原民俗风格村庄建筑。现有门楼、楼房上保存着较为完整的木雕、砖雕、石雕,其用料精细,造型栩栩如生,透露出主人崇文尚礼、清廉忠实、治世发家的思想,不失为一组清代民间雕刻的艺术珍品,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是目前研究明清中原地带建筑发展历史、建筑科学、建筑艺术以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实物证据,也可作为现代建筑设计和创作的实物借鉴。

据门楼张张氏家谱记载,先祖张应夏与家眷自山西洪洞迁移至此。据史、志、族谱等文献记载和众多专家学者调查考证,洪洞大槐树移民多为有组织的官方移民,始于金初天辅年间(1117-1123),延至清代乾隆时期(1736-1795),历经金、元、明、清四个朝代,时间跨度达600余年。在山西洪洞大槐树祭祖园姓氏档案和洪洞大槐树移民研究会《洪洞大槐树移民后裔家谱》中,有张氏家谱等400多个姓氏的记载。清代顺治初年,因连年战争、兵荒马乱,河南多处“站高峰不见炊烟”,清政府便从山西往河南移民。张氏先人就是那时迁居于此地。

张氏家族后来以其子孙张元修、张维汉、张振汉、张兴汉等为贵,富贵发达,家业兴旺,使宅院逐步发展成为有规模、有气魄、有层级的古建筑群。张应夏和他的儿子张行可等一家人定居后,开荒种田,辛苦劳作。后来,张行可被地方政府选为小吏,来管理迁移的汉人。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张家家业逐渐富足,子孙教育初见成效。清康熙十五年(1676),张行可的儿子张元修获恩贡,入京为官。后来,张元修获康熙皇帝赐金匾“职伦德恩”,有地千顷,从此家业兴旺。当年门楼张东门楼上悬挂的“千顷牌”还在,只是字迹已模糊不清。据张氏家谱和碑文记载,张元修的儿子张环极有3个儿子,长子张维汉、次子张振汉、三子张兴汉均为监生,张振汉被封为郡马,在朝为官。在张振汉获封郡马后,张家获准建造张府,立旗杆、修祠堂、修坟祭祖,从此门庭若市,访客络绎不绝。

张维汉后人张朝俊在原张家会客厅发现的石门礅上便有“张振汉”的名字,上边还刻有“公元1695”字样。由此可见,张家宅院于1695年建成,此后会客厅便成为迎接各方来宾的重要场所。张家3处宅院自东到西依次为张维汉宅、张振汉宅、张兴汉宅。后来,张家人因“高大的门楼”将村名叫作门楼张,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