犨城五千年
作者:潘民中 来源:平顶山日报 发布日期:2018-09-12 浏览次数: 浏览

一、春秋战国时期,由犨国到犨邑

鲁山县张官营镇有古犨城。《后汉书》记载犨(chōu,牛喘息的声音)城有一座屈原庙。该庙是见于正史的第一座屈原庙。

古犨城西北角的仰韶文化遗址告诉我们,这里早在6000年前就有一处先民聚落。“犨”在初始应该是一个氏族或部落的名字。这个氏族或部落崇尚白牛,以白牛为图腾。进入文明社会后,这个氏族或部落就成为一个方国,其地望在滍水中游之南。滍水的“滍”是由蚩尤的“蚩”加“水”而来。蚩尤族群是以牛为图腾的,犨氏族或部落或与蚩尤族群有血缘关系,甚至有专家认为“犨”字就来自蚩尤的切音合读。

古姓中有犨姓,《风俗通》中说:“犨姓源于郤犨,郤犨的后人以犨为姓。”郤犨是春秋中期晋国卿大夫,这个说法实在太勉强。犨姓应该来自于犨族之国,是以古国为姓。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称:“昔黄帝方制九州,列为万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成汤受命,其存者三千余国。武王观兵,有千八百国。东迁之初尚存千二百国。”犨国在五帝时代和夏朝为万国之一,不会有什么问题。商朝和西周时期是否还存在,目前虽尚未有确凿的证据,比如说是否在甲古文中找到“犨”字,或考古发掘出带“犨”字的器物等,但我认为它是存在的,甚至周平王东迁洛阳之初的千二百国中还有它,只是春秋初年郑庄公小霸,在攻灭应国时一并将犨国灭掉了,成为郑国的犨邑,因此,此地有犨国国君陵墓,也叫“犨陵”。这就是王先谦在集解《汉书·地理志》中所言“春秋郑犨陵”和杨伯峻在《春秋左传注》中所言“犨本郑邑”的来历。

楚文王十二年(前678),楚文王率师出南阳盆地东北伏牛山余脉与桐柏山余脉间隘口,越过滍水,抵达汝水,占领了原本属于郑国的滍水南北地区,史称“封畛于汝”。回师后为了纵深防御的方便,在隘口中心筑方一里小城(在今叶县保安镇东古城村),并从小城向两侧山体筑长城,控制隘口。这段长城自方一里小城筑起,且以小城为门户,因之这段最早的楚长城就叫“方城”。新占领的滍水南北区域叫“方城之外”,犨与叶、应一样,成为楚“方城之外”的邑聚。

一百年后的楚共王十六年(前575)春,因内政外交的需要,“楚子(共王)自武城使公子成以汝阴之田,求成于郑。郑叛晋,子驷从楚子盟于武城”。所谓“汝阴之田”就是“方城之外”汝水南岸的田地,指今宝丰北部、郏县南部一带汝水以南川原。这些田地原本就是郑国的,现在将之作为筹码还给郑国,以换取郑国叛晋从楚。

在这种局面下,楚国为了加强防御,在方城隘口长城北数十里滍水之南,以犨为门户又筑了一道长城。这道长城西南与隘口长城西延后的鲁阳关(在今鲁山县熊背乡交口一带)相接,向东南越瀙水(今泌阳至遂平间沙河),与隘口长城东延部分相接。这道长城,盛弘之《荆州记》中有记载,为郦道元《水经注·潕水》所引:“盛弘之云:叶东界有故城,始犨县,东至瀙水,达比(泌)阳界,南北聊聊数百里。号为方城,一谓之长城。”这条楚方城的外长城,习惯上也叫“方城”。

又过了三十四年,楚郏敖四年(前541),令尹公子围为发动政变而清除异己势力,“使公子黑肱、太宰伯州犁城犨、栎、郏,郑人惧。子产曰:‘不害。令尹将行大事,而先除二子也。祸不及郑,何患焉?’”不久,公子围果杀郏敖和伯州犁,自己登上王位,史称“楚灵王”。公子黑肱、太宰伯州犁城犨,并非始筑,而是扩筑加固。犨之城,应该说早在犨国时就有了,被郑国占领称犨邑时仍存在,楚以犨为门户修筑外长城时肯定就修复过。经公子黑肱、太宰伯州犁扩筑加固了的犨城,传留给后世,至今遗迹尚可辨识。

经村民实测,古犨城为内外两重,略呈东西长方形。外城东西约长1700米,南北宽约700米,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内城大致是后来犨城寨的范围,位于外城内略靠西,也呈东西长方形,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30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内城西北角夯筑高台地仍存,当为原犨国宫室所在,所以民间有“紫禁城”之说。

二、秦汉时期,犨城灌溉系统发达

古犨城地处滍水之南川原之上,北滨滍水,又有东西犨水环护,方圆数十里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优越。所以,犨城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而言,不仅交通地位、军事地位重要,而且经济地位也相当突出,甚至成为楚国三大产粮基地之一。《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犨、庞、长沙,楚之粟也;竟泽陵,楚之材也。越窥兵通无假之关,此四邑者不上贡事於郢矣。”可知,楚国郢都、宫廷、官府及居民所食之粮主靠“犨、庞、长沙”三大产粮基地供应。用今天的话说,犨的粮食生产直接关系着楚国的粮食安全。这里有屈原庙恐怕与此不无关系。

犨地经济上的重要性,到秦汉时代仍在持续。秦实行郡县制,置南阳郡,设犨县。秦末农民起义后,南阳太守吕齮将其防御项羽、刘邦的阵线设在滍水一线,明显是不愿丢弃这个可靠的军粮供应基地。刘邦把西进攻秦的突破点选在犨东,也是为了抢占这块产粮区,以保证西进军队有充足的军粮供应。刘邦对犨这块地方是有感情的,后来他与项羽相争,重出关中仍走这里,最后打败项羽,一统天下。

《汉书·地理志》载:南阳郡辖县三十六,郡治设于宛。三十六县的排序,宛当然排在首位,这是从政治重要性来说的。而宛之后,就是犨。这样排不是无端的。犨县实际上就是南阳郡的经济首县。无独有偶,颍川郡二十县,郡治在阳翟,而阳翟之后就是昆阳。昆阳在犨城东三十里,与犨县同处于滍水之南的肥沃川原之上。追溯历史,联系到近年对贾湖遗址的发掘,8000年前贾湖人就已种植水稻了,并拿稻米作酿酒的原料。贾湖遗址在昆阳东三十里滍水下游南岸,也就是说在犨城东六十里,与犨城、昆阳同处于滍水南川原之上。

古代犨城的农业发达,是有其渊源的。汉元帝在位时期,寿春召信臣任南阳太守,他“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以广灌溉,岁岁增加,多至三万顷,民得其利,蓄积有余,召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以防纷争”。犨县作为南阳郡属县中的产粮重地,自然在召信臣兴修水利所关注的视野之内。东汉、魏晋,犨县沿置不辍。东汉张衡撰《南都赋》有“滍皋香粳”之言。“滍皋”者,滍水沿岸之谓也。犨县不仅在其中,而且占着很大的份额。

《晋书·杜预传》载:太康三年(282)杜预在镇南将军任上,“又修召信臣遗迹,激用滍、淯诸水以浸原田万余顷,分疆刊石,使有定分,公私同利。众庶赖之,号曰‘杜父’”。这里明确记载了杜预修复召信臣滍水灌溉系统,获得“公私同利,众庶赖之”的效益。

地灵人杰,这里还出了一位品格堪与屈原媲美的大学者延笃。

滍水灌溉系统犨县居其首。可想而知,犨县的粮食生产是为晋朝用兵江南、平定孙吴及十年“太康盛世”发挥过支撑作用的。但随着“八王之乱”的内耗和永嘉祸乱的发生,西晋灭亡,东晋偏安江南,北方沦入十六国纷争。继而江南宋齐梁陈,北方北魏北齐北周,更迭频繁,政区建制频频变换。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称:是时“南北相高,互增州郡,继以五方淆乱,建置滋多。齐主洋尝言:魏末州郡,类多浮伪。百室之邑,遽立州名;三户之村,虚张郡目。循名责实,事归焉有。而隋初杨尚希亦曰: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盖自正始之际,迄于东西魏之余,州郡纷错,为已甚矣”。可犨县作为县级政区,犨城作为犨县治所,却从舆图上消失了。可想而知,战乱对犨县这片昔日的富庶之区破坏的严重程度。

三、南北朝时期,战乱纷争犨县消失;隋唐之后,此犨非彼犨

作为政区消失了的犨城,并没有退出世人的记忆,仍不时有余音袅袅的回响。

《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在北魏宣武帝永平年间(508-512)任鲁阳郡太守,对滍水水系作过实地考察,对古犨城和流经犨城的滍水支流犨水尤为关注。《水经注·滍水》载:“滍水又东迳犨县故城北。《左传·昭公元年》载:‘冬,楚公子围使伯州犁城犨是也,出于鱼齿山下。’滍水又东,犨水注之,俗语谓之秋水,非也。水有二源,东源出其县西南践牧场山东崖下,水方五十许步,不测其深,东北流迳犨县南,又东北屈迳其县东,而北合西源水。乱流北注于滍。汉高祖入关,破南阳太守吕齮于犨东,即于是地,滍水之阴也。”

《魏书·地形志》记载犨地周边的政区情况:“广州,治鲁阳,领郡七:南阳郡领县二南阳、埉城,顺阳郡领县二龙阳、龙山,定陵郡领县三北舞阳、云阳、西舞阳,鲁阳郡领县二山北、河山,汝南郡领县二汝南、符垒,汉广郡领县二昆阳、高阳,襄城郡领县二繁昌、襄城。”却无“犨城”。而“荆州,治穰城,领郡八:南阳郡领县十,有舞阴;襄城郡领县九,有方城、舞阴、翼阳”。顾祖禹说:后魏将犨县“改为翼阳县,属襄城郡”。隋易周祚,取梁并陈,天下为一。《隋书·地理志》载:“襄城郡,统县八:承休、梁、郏城、阳翟、汝源、汝南、鲁、犨城。”犨城县作为襄城郡的属县又出现了,可惜这个犨城县与秦汉、魏晋的南阳郡属县犨县不是一回事。这个犨城县乃“旧曰雉(滍)阳。开皇十八年改曰湛水,大业初改名焉。后魏置南阳县、河山县,大业初并废入焉。有应山”。

可见隋朝襄城郡犨城县是由滍阳县而来,开皇十八年(598)改雉(滍)阳为湛水县,大业初更名犨城县,并将后魏在其东侧不远所置南阳县、河山县撤销并入犨城县。隋犨城县的县治也不在滍水南的古犨城,而在滍水北岸的应都故城即滍阳城,且这个犨城县随着隋朝的灭亡很快就消失了,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在应都故城重置滍阳县。贞观元年(627)又撤销滍阳县,并入鲁山县。

自大唐盛世以后宋元明清历代,犨、犨故城、犨城故城,仍时常为文献所记载,但不是作为政区,而是作为古迹。唐《通典》曰:“鲁山,汉鲁阳县。有汉犨县故城,在今县东南。”《括地志》曰:“汝州鲁山县:犨城在汝州鲁山县东南。”宋《太平寰宇记》称:“汝州鲁山县犨故城,汉县也,在今县东南,存焉。”《明史稿·地理志》曰:“汝州鲁山县东南有废犨城县。”《清一统志》:“犨城故城在汝州鲁山县东南五十里。”犨虽不再是县级政区了,犨城也不再是一县之治了,但其经济上的重要性仍为人们所瞩目。

朱元璋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诏令指挥葛川:“伊王于明年出阁河南,你可先于(滍、汝流域)五百里地内屯垦,多种小麦,以便家口就食。”于是葛川奉命率领所部移师汝州、襄城、鲁山、郏县、叶县等处,“设置百户二十,典仪所六,屯垦营盘七十二”,垦种无主荒田,以其收获物解决本部将士的衣食所需,又供给在洛阳的伊王府。

犨城故地军屯营盘比较集中,有张官营、季官营、梁官营、洪营、陈营、吴营、大吴营、小吴营、聂营、小聂营、小营、肖营,还有西邻磙子营乡的磙子营,东邻叶县任店镇辖区内的郭营、王营、高营、宋营、灰河营、柳疙瘩营、汪营、千兵营、辉岭营、史营、中旗营、刘旗营、尚武营、前营、后营、高旗营,及田庄乡的段营、牛营、黄营等,占了七十二营盘的一半还多。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张官营的张姓营官受命带领部署参加戚继光平倭之役,立下战功,因此张官营张姓祠堂留下楹联:“征倭记宗功,荣膺百户家声远。屯田袭父职,延脉三川世泽长。”横批:“犨河旧家。”

明朝犨城故地的营盘一直属汝州卫直管。清朝废除卫所制度,犨城故地的营盘归汝州直管。人们从未忘怀古老屈原,将其置入七星庙中祭拜。民国时期,撤销汝州建制,改原汝州的附郭县为临汝县,犨城故地的营盘仍归临汝县管辖,先后为临汝县第七区、第十区。这种状况直到1934年以后才改变。

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犨由族而国历时两千余年,由国而邑五百年,由邑而县五百年,最后作为历史古迹存留至今又一千七百多年。它在政治上、军事上、文化上都辉煌过,更以优越的地理条件、发达的传统耕植业创造出可观的财富和最早的屈原庙,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