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览山水名胜 细说鹰城文化
作者:王定翔 来源:平顶山日报 发布日期:2017-03-29 浏览次数: 浏览



汝州风穴寺


鲁山手工家丝绸


郏县三苏园内一景


位于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的汝官窑遗址展示馆

平顶山位处中原腹地,居宛、洛之扼,历史上既是关隘也是要塞,是军事战场也是商贸通衢,频繁的战事、商事、文化交际,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孕育了博大而独特的中原文化,也使得当地民性在炎黄子孙勤劳、智慧、包容等共性的基础之上,独具本土特色。

1 山水之奇

平顶山位于中原腹地的黄淮平原与豫西山地的过渡地带。千里秦岭自西北一路奔来,进入平顶山地域停下脚步,重新积聚能量,隆起新的峰峦支脉,造就了八百里伏牛山脉峻拔雄奇的万千气象,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山水景观:西部尧山、六羊山、十八垛诸峰耸立相为呼应,龙潭峡、画眉谷、好运谷壁挂珠帘各有美景;北部迓迎嵩箕余脉,与之搭连的具茨山、四寨山、大鸿寨、汝州紫云山奇峰竞秀紫气氤氲;中部为横亘于平顶山市区与平顶山、郏县紫云山等连体的“九山十八峰”,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南部为秦岭与大别山过渡地带的桐柏山余脉,九头崖、二郎山、灯台架等景区环绕,如在锦屏;东部,是辽阔的黄淮大平原。

平顶山境内山体连绵,水系发达。发源于尧山东西两麓的大沙河、北汝河绕过高山,越过平地,出襄城交汇流注淮河,是为淮河之上源。发源于南阳市方城县四里店的澧河,下行与沙颍河交汇入注淮河,在上游的叶县境内则与甘江河、灰河交汇,汪成湖池,乃筑燕山水库。源自南阳丹江口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入平顶山境内跨过沙河,潜越北汝河,新建成的沙河大渡槽、汝河倒虹吸与昭平台水库、白龟山水库、燕山水库、石漫滩水库等大中型治水工程一道,成为人间水利奇观。

平顶山地区景观名胜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总览之,有的景区花团锦簇百鸟啁啾以声色夺人,有的景区壁立千仞直插云霄以奇险取胜,有的景区峰峦叠嶂岫壑得兼占尽天下山水之长,有的景区有天池有深潭有洞穴瀑布壁挂溪流淙淙使人平生求知探胜之欲,有的景区农户几家相扶相帮尽现民俗风情。还有的景区地质地貌独特,无量的地理信息和科学奥秘蕴含其间,让游历者尽可收获穿越时空隧道的快感和神秘感,尽情领略河谷为陵、山陵成渊的沧桑巨变。

2

文化之博

山水美景之外,平顶山域内的人文胜景更是星罗棋布、美不胜收。

史前文化厚不可测。沿沙河、汝河前行,盘桓在尧山、具茨山之间,凭览距今4000年至8000年的先民聚落遗址,似可闻见炎黄部落联盟拓土扩疆的征战硝烟、三龙氏(应龙、豢龙、御龙)养龙玩龙的天籁野性和先民从天帝那里盗来稻种引水种植的艰辛劳作、蒸制滍皋香粳冒出的清香气味和伐条采叶、植桑养蚕、缫丝纺绩的机杼之声,还有那从史前到现代历数千年口耳相传而不衰的有关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黄帝战蚩尤、尧舜禅让、舜耕历山、大禹治水神话和原生态的西游故事……

进入有史可考的时代,曾助黄帝战胜蚩尤、在滍水一带监管蚩尤部落流民的应龙部落,在有商一代仍据守应水(滍水支流,流经平顶山西域)两岸。周初,这里又成了应侯封地。春秋战国时期,楚王与周庭抗礼向北拓土,在叶邑设立县治,这里成“方城”(内方山)之外的楚国北方军事重镇。先秦至于两汉,这里一直都是冶铁重地,著名的合伯、龙泉(渊)、棠溪宝剑皆出于今舞钢一带。

平顶山地区处在中原与南方荆楚交接地带,同时又是佛教文化进入中土的必经之地,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以道教为代表包括民间宗教信仰在内的本土文化与以佛教文化为代表的异域文化,在这里都曾发生过激烈的碰撞。这种碰撞,不是此消彼长,而是兼容和合。

至于儒释道文化包括民间宗教信仰文化,在经过激烈的碰撞之后,儒家思想仍不失其正统地位,道教更多地与民间宗教融合,并从佛教文化中吸收有益成分,形成自己独立的生存空间,佛教则从内容到形式都融入本土,佛教神灵也成为世俗百姓最乐于求助的宗教神灵。各地文庙、佛寺、道观、城隍同生共处,出现了诸教并举共享人间烟火的盛况。

被称观音祖庭的香山寺供奉的观音菩萨,原本就是历尽劫波修成正果的当地居民,再加上对普通人的苦难感同身受遂常常施以援手,因此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观音娘娘”。每月的初一、十五,三五成群的中老年妇女挑着经担、唱着挑经歌,会聚香山寺,朝拜观音,表达爱戴之情,历百代而不绝。

被称为中国四大名刹之一的汝州风穴寺,除大殿内供奉佛祖、观音等大神外,仍不忘辟一仄小室来供奉本土神灵女娲。在超凡脱俗的氛围中,也不忘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十八、十九两日为有情男女开禁,令男女头戴遮颜帘帽,聚于风穴寺内外,过一把桑林之会的瘾。

平顶山地区的瓷器烧造,历史悠久,闻名海内外。汝瓷名冠中国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之首。鲁山段店唐花瓷窑、宝丰清凉寺北宋汝官瓷窑、汝州仓巷街北宋汝官瓷窑等窑址的考古发掘,都是轰动一时的重大考古发现。

3

智慧之众

平顶山地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上有多少知名和不知名的外籍人士或游览或做官或经商客居于此,终老于斯,在这里留下他们活动的遗迹。春秋战国时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经叶入楚途中,与叶公议政,留有问政处、晒书台、妆头、泥车等一大串村落掌故;唐代大诗人李白为寻访隐居石门山的好友元丹邱,足迹差不多踏遍汝州、郏县、鲁山、叶县、舞钢的青山绿水,留下数十篇歌咏平顶山山水的浪漫主义诗作;与李白齐名的大诗人杜甫羡平顶山山水美景和厚重历史,来此游历,留下杰作;在鲁山任县令的元结病逝之后,其好友、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亲为之撰作墓志并书丹碑铭,而今藏于鲁山一高校园内,这通巨碑已入列国宝级文物;被誉为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的诗人黄庭坚不仅有歌咏平顶山山水的诗作留世,更以书丹的《幽兰赋》碑为平顶山增光添彩;诗词赋俱佳的苏东坡生前在这里做过官,死后更是把平顶山作为自己归宿的风水宝地,胞弟踵继其兄,结穴于此,其父苏洵也由族人迁葬这里,结为衣冠冢,是为“三苏坟”。如此,不一而足。

平顶山地区的“老”字号众多,为世人所瞩目。老树、老井、老桥、老房子、老村落、老山寨、老市街……几乎随处可见。睹此老物,犹重历沧桑,不禁让人生发思古思乡之幽情。

平顶山地方文化特色十分鲜明。以建筑论,汝州风穴寺是其代表。风穴寺打破惯常的对称、均衡建筑格局,在寺庙建筑与山水环境的结合上,更见其宏观上的相融协调和韵致上的浑然一体。以经济论,郏县的冢头、长桥、堂街、安良等老市街堪为代表。闻名海内的郏县烟叶、石材,加上汝州的陶瓷、鲁山的丝绸、叶县的柿子、宝丰的白酒等农副产品、工艺品,从这里通过水陆交通运往全国各地,也吸引着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广州、杭州、无锡、烟台、青岛、西安、太原等地的巨商大贾来此贸易,设商号,建商铺。发达的农商贸易,繁荣的农商经济,带动了当地餐饮业、旅馆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兴起。如今的郏县冢头镇尚保存完好的融各地不同风格的商铺、商号、民居、市街是其见证,而当地居民至今也仍旧保留着诚信、好客的朴实民风。

平顶山的特色文化,在民性方面的表现也是十分突出的。由于历史上受多种文化的交错辐射影响,平顶山人从来不“唯”于某一种文化,而总是以平和、大度的心态吸收各种文化的有益成分为我所用。平顶山地区道教传统和民间信仰传统深厚,但并不排斥其他宗教信仰,而是谋求与其他宗教信仰的和谐共处。这一带山有山神,村有村庙,即使宏大的佛寺,也要于山门之内首列大成之殿,把儒圣孔子的神像供奉其中,还不忘把当地民间有影响的大小杂神如智慧之神张良、药王孙思邈、医圣张仲景、媒神和生命女神女娲入列供奉。

至于平顶山民性,除勤劳、智慧、包容等共同性之外,差异性也是很明显的,如鲁山人鲁直尚武,叶县人守法好讼,汝州人儒雅崇礼,宝丰人好客重艺,舞钢人质朴而时尚,郏县人重迁守土而不失开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