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精神家园 传承文化自信——解码曲艺事业发展的“鹰城模式”
作者:蔡文瑶 来源:平顶山日报 发布日期:2021-02-23 浏览次数: 浏览

(记者 蔡文瑶)正月十三时,马街书会至。

有着700余年历史的马街书会,是我市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每年都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曲艺艺人,被誉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被世界纪录协会认证为世界最大规模的民间曲艺大会。今年,为减少疫情防控风险,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马街书会改为线上举办。收徒拜师民俗活动、第十六届全国优秀曲艺节目展演、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一系列线上活动不仅是对马街书会的延续,更是对马街书会举办形式的创新。

2020年12月22日,我市被授予中国曲艺名城荣誉称号。从马街书会到中国曲艺之乡,从中国曲艺城到中国曲艺名城,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平顶山从历史深处款款走来,绽放出夺目的文化光芒。今天,如果你就近浏览,可以深切感受到这座城市浓郁的曲艺氛围。在这里,曲艺是活的,它不是台上在演、台下在看,也不是业内人士和票友们孤芳自赏的“阳春白雪”,而是台上台下互动,演员观众相融;它承载着全市人民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充满着勃勃生机。

应河两岸传文脉

“马街书会近千年,宝丰大地展新颜;应河岸边人潮涌,香山坡前声震天……”2月14日,农历正月初三,宝丰县城关镇李素红河南坠子传习所内,声声唱腔连绵悠长。“为配合疫情防控,今年马街书会取消线下活动,但是欢乐不能少。”李素红把一些经典曲目录成视频,通过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为曲艺爱好者送欢乐。

线下活动取消,宝丰县说唱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工作人员却比往年更忙碌。

“我们正在各大平台宣传预热,届时会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该实验区管委会主任曹俊青说,宝丰县每年都为马街书会录像,他们正在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剪辑,必要时还进行了补录,有艺人赶会篇、系列书状元篇、民俗活动篇、村民接待篇等。“我们充分考虑现代观众的喜好,会有更有趣、更别样的展示,让更多人看到马街书会、迷上马街书会,来年来赶马街书会!”

每年农历正月十三,马街书会准时唱响。五湖四海的民间曲艺艺人负鼓携琴汇聚于此,以天作幕,以地为台,说书会友,弹唱献艺。有多热闹?一日能看千台戏,三天能读万卷书。自何时起?始于元朝延祐年间,至今已绵延700余年。

“我第一次去马街书会就被震撼了,麦地里,艺人们一两人一摊儿、三五人一棚,迎着寒风,踩着泥雪,即使跟前儿没观众,也唱得激情澎湃,那种沉醉让人敬畏。”在市文联原副主席李建军看来,这些曲艺艺人不只是在展示技巧,更是在宣泄生命。

此言不虚。曲艺艺人赴马街,除了一展风采、切磋技艺,更是奔着“写”出好价钱,这是往后生活的保障。“马街书会生生不息,一个重要原因是民间曲艺艺人能在这里获得认可、实现价值。”曾两次荣获马街书会书状元的邢玉秋如今已是宝丰县曲协主席,“状元”加持,她的身价早已翻了几番。

老话说:“无君子不养艺人。”马街书会传唱了数百年,马街人的古道热肠也延续了数百年。

不过春节过正月十三马街会,是宝丰县马街村的传统。每到书会临近,家家户户便清扫庭院敞开大门,欢迎远道而来的曲艺艺人,管吃管住不说,有些还会结成儿女亲家,成就一生情缘。“这些曲艺艺人是马街的贵人,他们一年年地来,我们马街的名声才一年年地响!”早几年,马街村民张满堂就自费建了12间瓦房,取名“艺人之家”,方便艺人们住宿和交流。他说,有了马街书会这块牌子,马街人就有了好名声,不管是找媳妇儿还是外出做生意,都占优势,马街人得传承君子之风、坚守文明之道,把这块招牌守住、守好。

2017年1月,国家文化部正式发文,鉴于以马街书会为标志的宝丰说唱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传承存续良好,特批准在宝丰县设立国家说唱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也是我省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与此同时,我市也在不断加大对马街书会的保护和投入力度,建成投用了中华曲艺展览馆、刘兰芳艺术馆、中国曲艺交易中心等场馆,打造永不落幕的马街书会。此外,计划总投资100亿元的中国曲艺小镇正在加紧推进。

飞过千山万水,红遍大江南北,巧手拨动琴弦,乡风乡韵最美。眼下,今年线上马街书会正在进行。截至目前,组委会共收到参评曲种15个、作品126个,涵盖天津、辽宁、安徽、河南等11个省(直辖市),网络点击量突破200万。

在变局中开新局。疫情没能阻挡宝丰人对马街书会的传播传承,反而激发他们开辟出更生动灵活的方式。在这片土地上,曲艺已成为共同的精神家园,把小城里的人们紧紧拧在一起,生发出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

曲艺之花遍鹰城

文以载道,汇则兴邦。文化,关系着一座城市的品位和竞争力,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1995年,我市拿下第二届中国曲艺节举办权。浓厚的曲艺氛围、干净的城市环境、周到的会务安排,这座建市仅38年、以工业著称的城市让所有来宾刮目相看。平顶山一炮打响,被命名为当时全国唯一的“中国曲艺城”,宝丰县被命名为“中国曲艺之乡”。

2008年,第六届中国曲艺节花落鹰城。与行业翘楚互动切磋,在大家面前露脸炫技,借着曲艺界这一规格最高的盛会,我市一批文艺骨干走向更大的舞台。人才的脱颖而出带来曲艺精品不断涌现,曹旭创作的小品《无名小工》获曹禺剧本奖一等奖,韩冰、崔银龙、贾世忠表演的小品《高效率的爱》获第五届全国小品大赛一等奖,古杨创作的相声《洗脚秀》获第六届河南曲艺牡丹奖文学奖……平顶山的曲艺实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以赛事促发展,以竞演聚人气。一以贯之的重视,一脉相承的理念,助力我市曲艺事业不断繁荣发展。2017年,市委、市政府将申创“中国曲艺名城”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文化领域的重点工程,精心部署。

每逢周末演出,位于新华区的鹰城曲艺社都座无虚席。轻松的氛围、传统的老戏园风格、熟识的本土曲艺艺人……自2018年成立以来,这里便成为鹰城打卡新地标。快板一打、二胡一响,台上说学逗唱精彩连连,台下欢声笑语掌声不断。不知不觉间,曲艺找回了存在感,观众提升了幸福感。

开拓城市空间,吸引年轻观众,新华区的曲艺文化与宝丰县同根同源又互相辉映。2019年,新华区被中国曲协命名为“中国曲艺之乡”。至此,我市曲艺文化形成了城市乡村两翼齐飞、协同发展的格局。

2020年丹桂飘香的季节,鹰城迎来了第十届中国曲艺节。多年的熏陶和积淀,平顶山不但有曲艺艺人的观众,更有知音。在银行工作、特意报名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姐让评弹演员陆锦花感动,她说平顶山人对曲艺的喜爱、对文化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二人转演员张春丰说,他特别喜欢来平顶山演出,因为这里的百姓懂曲艺;“每次来都能看到曲艺振兴的希望!”见过大场面、大舞台的姜昆对平顶山不吝肯定。曲韵绕梁,德馨沁人,已然构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人文气质。

“块块砖头垒城墙,粒粒小米集粮仓,铺张浪费要不得……”演员说唱到精彩处,台下一片叫好声,这是“曲艺名家送欢笑到基层”演出时的情景。这样的场景在我市经常可见,庙会节庆、乡村社区、工矿企业、文化广场,无不活跃着曲艺艺人的身影。县县有地方曲种、乡乡有曲艺队伍、村村有曲艺演出。目前,我市有曲艺家协会国家级会员60多人,省级会员120多人,市级会员300多人,活跃在基层的曲艺团队和演出人员不计其数,平顶山的曲艺力量愈发壮大,曲艺品牌愈发叫响。

弦子一拉唱升平

不久前,一支别样的迎亲队伍刷爆了鹰城人的微信朋友圈。新郎在前,4位身着长褂的师弟手持快板在后,边走边打,快板声声代替鞭炮齐鸣,风头一时无两!

新郎不是别人,正是鹰城曲艺社的“台柱子”祁东旭。才27岁的他如今已小有名气,朋友圈里、抖音上常能刷到他演出的视频、拍摄的段子,两三天没动静就会引来催更一片。“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领略曲艺的非凡魅力,是曲艺‘活’起来的一个关键。”对于曲艺的传承和发扬,年轻的祁东旭有自己的想法。因此,他总是利用一切机会展示曲艺、传播曲艺,连自己的婚礼也没放过。

繁荣曲艺事业,需要更多像祁东旭这样的年轻人。着力于发现新苗、培育新人,每年市委宣传部都会联合市教体局、市文广新局等单位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一睹名家风采、感受传统魅力,曲艺在孩子们心中不再遥不可及;讲解曲艺知识、传授曲艺技巧,拓宽曲艺之路,曲艺人有了更大信心。

“还真发现了好苗子,小姑娘嗓子好、悟性高,往那儿一站有模有样!”说起刚收的小徒弟李玥彤,马街书会书状元邢玉秋掩饰不住地兴奋。除了倾囊相授,每逢有演出,她也尽可能地给小姑娘争取机会。“人才的成长,需要契机,需要平台。”

文化兴亡,匹夫有责。在鹰城,曲艺传承除了政府搭建平台,曲艺人也会自发贡献力量。鹰城曲艺社、李素红河南坠子传习所、冯国鼓儿词工作室……这些地方除了是演出场所,更是传承阵地,曲艺骨干素质提升、青少年曲艺培训、曲艺公益课堂……内容丰富、样式灵活,成为我市曲艺文化枝繁叶茂的有力根系。

培养人才是一面,解决人才出口问题是另一面。随着思路越来越清晰,宝丰县曲艺团的筹备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初步争取到15个编制,由财政全额拨款。”消息传来,全市曲艺界为之一振。创新体制机制,解除后顾之忧,让年轻曲艺人有平台、有未来,这无疑是创新性的一步。

曲艺不是用来束之高阁的,只有深入到群众中,才会拥有蓬勃持久的生命力。“必须承认,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节奏发生了很大改变,传统曲艺也得与时俱进。”市文联原副主席李建军所说的与时俱进,除了形式上借势网络,内容上也得有所创新。“要加快节奏,不能拖沓,此外还得注意多曲种的融合。”他的新作品《咱村的牛年》就是秉承这种思路创作的,8个曲种、6个调门,浓缩在20分钟之内完成。“最重要的是自然流畅,要从拼接的状态衍化成生长的状态。”在李建军眼中,曲艺是向俗见雅的艺术,有大美在其中。

宝丰县则另辟蹊径,推动曲艺与魔术、杂技、歌舞等融合发展,衍生出魔术道具、服装大棚、灯光音响、商贸物流、广告传媒、教育培训等一批关联产业。全县仅演艺团体就有1400多家,从业人员5.5万余人,每年演出收入4亿多元,成为全省甚至全国曲艺文化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典范。

小竹板一打说鹰城,小弦子一拉唱升平。一路走来,曲艺相伴。不知不觉间,鹰城和鹰城人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其外是大大小小的曲艺联欢,内里则是一座城市对传统文化的礼遇和包容、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艺苑映乾坤,曲坛观古今。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回望鹰城发展历程,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入围、环境污染防治成效显著……每项工作都有曲艺艺人的身影,或宣传开路,或呐喊助阵,或总结颂扬。对于我们这座年轻的城市而言,曲艺就像是声声号子,让鹰城人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而集结而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