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字号
  • 索引号
  • 005452065/2009-00001
  • 发布日期
  • 2009-04-15
  • 主题分类
  • 政府预决算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关于平顶山市200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2009-04-15 浏览次数: 浏览

—2009年4月8日在平顶山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刘绍卿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平顶山市200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8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财政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开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活动,按照“学先进、比创新、看实效”的要求,认真落实国家财税政策,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上,财政工作实现了“离标兵渐近、让追兵更远”的目标,收支结构进一步优化,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一)全市一般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25203万元,为预算的112.3%,比上年增长24.8%,增收124375万元。一般预算收入稳居全省第三位。
   ▲分级完成情况
   市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00983万元,为预算的114.4%,增长22.4%,占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的32.1%。
   区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5048万元,为预算的120.3%,增长28.4%,占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的21.6%。
   县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89172万元,为预算的107.5%,增长24.8%,占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的46.3%。
   ▲分项完成情况
   全市地方税收收入完成488993万元,增长25.6%,增收99524万元。其中:增值税完成136464万元,增长34.1%;营业税完成117766万元,增长11.9%;企业所得税完成44890万元,下降12.4%。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达到78.2%,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7个百分点。
   全市非税收入完成136210万元,增长22.1%,增收24851万元。
   2、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026529万元,为调整预算1091894万元的94%,增长21%,增支178036万元。预算执行中,市    财政筹措落实“十大实事”资金达17.7亿元,比上年增加6.9亿元,财政支出进一步向民生倾斜。
   ▲分级完成情况
   市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5478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1.2%,增长12.4%,占全市一般预算支出的24.8%。
   区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51540万元,增长27.3%,占全市一般预算支出的14.8%。
   县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620205万元,增长24.9%,占全市一般预算支出的60.4%。
   ▲法定支出完成情况
   2008年全市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19.5%,教育、科技、农业支出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法定支出保障较好。
   教育支出完成188541万元,增长21%;
   科技支出完成13279万元,增长19.6%;
   农业支出完成87974万元,增长39.3%。
   2008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25203万元,加上返还性收入78483万元、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239324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83099万元、调入资金9658万元、上年结转安排33329万元、动用上年净结余12255万元,减去结算上解80006万元,全市可供支出的总财力为1101345万元。一般预算支出实际完成 1026529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5000万元,增设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00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48650万元,全市一般预算当年结余15166万元,滚存净结余-23631万元。
   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00983万元,加上返还性收入29009万元、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17048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46723万元、调入资金1200万元、上年结转14117万元、减去结算上解28218万元,市本级可供支出的总财力为280862万元。实际支出完成254784万元,为预算的91.15%,增长12.39%,增设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0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3912万元,市本级一般预算当年结余1166万元,滚存净结余-22429万元。
   2008年,全市基金预算收入158565万元,增长110.3%;基金预算支出186983万元,增长65%。市级基金预算收入54045万元,基金预算支出62703万元。
   预算执行中,严格按预算控制支出,坚持均衡支出,确保重点支出。市本级财政新增超预算财力,除依法增加有关支出外,主要用于关系民生方面的大事,如用于事业单位人员预增发补贴2994万元、医疗卫生支出2231万元、平安建设支出2194万元、行政服务中心基建支出1800万元、城区河道治理1000万元、追加住房公积金支出800万元、追加教育科技文化支出1268万元等(各收支科目详见附表一、二)。
   全市和市本级财政决算待与省财政结算后,有关数字可能会略有变化,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积极落实“扩内需、保增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落实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增值税退抵税37500万元,加快企业技术设备更新改造。落实促进房地产业税收和提高个体工商户营业税起征点政策。取消和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66项,年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8365万元。
   2、推进企业改革与发展。市财政筹措资金12000万元,推进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国有企业改制,奖励财政贡献大户和兑现优惠政策。筹措科技项目资金3093万元,支持平高电气、平煤神马集团关键技术研究等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成果转    化。
   3、加强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落实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升级财税政策。全市财政累计筹措8431万元,在全市建立以财政为依托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4、支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市财政筹措21157万元,支持污染行业整治、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启动全市环境监控系统。筹措13959万元,支持淘汰落后产能、节能技术改造。筹措10324万元,支持林业生态市等生态工程建设,促进环境改善。
   5、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后,在市领导的带领下,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上级下达新增投资预算21451万元,市级落实配套资金1785万元,并加快拨付、跟踪监督,拉动投资增长。
   (三)加大对“三农”投入力度,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
   1、大幅增加惠农补贴。扩大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等补贴规模,新增“家电下乡”补贴和水稻(玉米)良种补贴,惠农补贴达14项,补贴规模达38290万元,比上年增加20165万元。种粮直补工作受到了国务院惠农政策检查组的肯定和表扬。
   2、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落实对产粮大县奖励3903万元,对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中低产田改造投入1745万元,支持改善粮食生产条件。
   3、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市财政筹措7925万元用于农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龙头企业参股经营、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等。
   4、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落实14472万元,支持村镇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和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改造农村公路、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筹措8112万元,支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农田水利建设。落实村级经费补助7764万元,村均补助标准提高到3万元。
   (四)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促进文化繁荣
   1、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市财政落实5336万元,支持市博物馆、市文化艺术中心等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实278万元,支持伏牛山生态旅游公路和其他重点古迹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市财政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2、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市财政落实2807万元,支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公益性电影放映、舞台艺术送农民和建设农民体育健身设施、农家书屋等惠民文化工程,繁荣农村文化事业。落实1456万元,支持举办Ⲣ008华侨华人中原经济合作论坛、中国•宝丰第四届魔术文化节、第六届中国曲艺节和中原鲁山大佛开光法会等重大活动。
   (五)加大民生投入,支持构建和谐社会
   1、增加就业和社会保障投入。全市落实就业补助8697万元、小额担保贷款贴息484万元,促进就业再就业和全民创业。市财政筹措30730万元,提高社保对象和困难群体补助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人均增加103元。城乡低保对象人均月补差水平由上年的101元和32 元分别提高到126元和52元。五保供养对象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由年1500元和1100元提高到1600元和1200元,集中供养率由30%提高到42%。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各项补助标准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落实农村敬老院建设资金1477万元,完成65所敬老院新改建任务。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15245万元,解决移民生活困难。
   2、增加教育投入。全市财政落实29104万元,继续对47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大幅提高农村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专项下达农村中小学校取暖费。秋季学期开始,市财政筹措资金1409万元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落实4272万元,用于校舍维修改造和教学仪器设备充实工程。全面清理并基本锁定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落实高校和中职学校学生奖助学金6124万元。
   3、增加公共卫生投入。全市落实33340万元,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全面实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统一提高到不低于80元。筹措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232万元,对住院负担过重群众给予二次救助,资助城乡低收入居民参加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落实280万元,加强对艾滋病的防治。落实3545万元,支持65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和县医院、妇幼保健院改造,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发放奖扶资金266万元。市财政安排资金414万元,支持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市和选派优秀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对口支援。
   4、增加社会公共安全投入。市财政筹措8569万元,补助市、县级公检法司机关办案、技术装备购置和基础设施维修,推进监狱体制改革和改善公安监管场所设施,提高政法机关执法办案能力。筹措1345万元,启动尾矿库治理。筹措3255万元,支持抗震救灾和对口支援四川省江油市灾后重建。筹措794万元,对奶粉事件婴幼儿实施免费筛查,垫付医疗救治费用。
   5、增加保障性住房投入。市财政筹措廉租住房保障资金4095万元,支持建设廉租住房和对低保家庭发放租赁补贴。落实19026万元,支持全面完成平煤神马集团棚户区改造任务。
   6、增加物价补贴和补助。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食堂和市属全日制本专科学校、市直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补助654万元,对受成品油调价影响较大的城市出租车等五大行业发放石油价格补贴5788万元,缓解物价上涨影响。
   (六)支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1、支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支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市财政筹措30700万元,用于新华路北延、矿工路、平安大道、神马大道改造等基础设施及13个城建项目建设,加快老城区改造。筹措3952万元,用于行政综合服务楼、新城区湖光幼儿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新城区建设。
   2、加大对困难地区扶持力度。筹措6752万元,支持66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支持革命老区等加快发展。
   3、落实对发展又好又快的县(市)奖励制度。落实2000万元,对鲁山和舞钢两个经济发展强县、快县给予奖励,鼓励其加快发展。落实12931万元,对县(市)增加税收收入、优化财政收入结构、保障重点支出、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的给予奖励。
   (七)坚持依法理财,以财政精细化管理强化财政监管
   1、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行部门预算,细化部门预算编制,年初预算安排专项支出细化到具体项目和单位,增强预算执行刚性和约束力,进一步提高基层预算管理水平。全面编制债务预算,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探索资产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途径,逐步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有机结合机制。
   2、强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全市办理国库集中支付91.7亿元,拒付违规开支6900万元,支付效率进一步提高。完善管理制度,扩大政府采购和投资评审规模。全市完成政府采购17.1亿元,增长14.8%,节约资金1.7亿元,节约率9.9%;评审政府投资12.8亿元,审减投资2.4亿元,审减率20%。
   3、加强资产清收管理。协调人民法院开展集中清收原平顶山市信托投资公司债权专项审判活动,对50个欠款单位、66笔欠款提起诉讼,总标的额1.8亿元,收回资金6000万元。
   4、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坚持依法理财,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机制,重点加强对“十大实事”、社会保障等涉及民生资金的跟踪监督,开展政府采购、彩票资金管理、会计信息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等专项检查,规范财经秩序。
   2008年的成绩是在近年来财政改革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回顾过去五年,在市委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指导下,全市财政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一是财政实力迈上新台阶。2003年至2008年是我市财政收支增长最快的时期。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由2003年的13.7亿元增加到62.5亿元,年均增长35.4%;一般预算支出由27.5亿元增加到102.7亿元,年均增长30.1%。县均一般预算收入由2003年的0.9亿元增加到4.8亿元,年均增长21.3%;一般预算支出由2.6亿元增加到10.3亿元,年均增长15.4%。全市6个县(市)一般预算收入均超2.5亿元,其中3个超4亿元,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二是政府与农民分配关系发生历史性转变。坚持“多予少取”,认真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提前免征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实施并不断加大惠农补贴力度,大幅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发展投入。农民由过去缴纳各种税费5亿元到现在获得各种补贴近4亿元。政府与农民分配关系发生根本改变,成为近年来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
   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成效显著。坚持以人为本,优化支出结构,增加民生投入。五年来,全市累计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分别达到60.66亿元、19.79亿元、34.25亿元,逐步建立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高中阶段贫困生救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等改善民生长效机制,是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四是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建立市对县财政激励约束机制,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财政投资评审、“收支两条线”、乡财县管等财政改革,建立并实施财政精细化管理制度,财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透明度进一步增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财政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受经济增长下滑影响,2008年财政收入增长明显放缓,支出压力进一步加大;全市人均财政收支水平仍处在全省靠后位置;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执行的严肃性有待改善;截留、挪用和滞留财政资金等违反财经纪律现象仍有发生,财政监督管理需进一步加强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9年财政预算安排情况(草案)
(一)2009年财政工作和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
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今年财政工作和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防冷消滞、保暖促长”的要求,坚持“学先进、比创新、看实效”,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优化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增收节支、统筹兼顾的方针,强力推行财政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走在全省前列的良好态势。
(二)2009年预算安排政策要点
   ▲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合理安排收入计划。
   ▲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保重点的要求,安排各项支出。落实“十大实事”、新农村建设等支出,落实中央和省新增投资项目配套资金。足额安排人员工资、津贴补贴支出,确保机关运转支出需求。
   ▲教育、科技、农业支出按法定要求增长。增加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发展和计划生育支出。加大节能减排、环境治理投入。加大公共安全投入。
   ▲树立过紧日子思想,量入为出,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勤俭办一切事业。
   ▲统筹安排一般预算财力、各项政府非税收入、一般转移支付等各类财政资金,科学配置财政资源,集中财力办大事。
   (三)2009年一般预算收入指导性计划
   2009年,将是财政十分困难的一年。财政收入增长既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和企业效益下降的不利影响,也存在增值税转型、扩大内需、税费优惠等政策性减收因素。支出方面,刺激经济、深化改革和改善民生、政策性增支因素较多,财政收支矛盾将非常突出。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形势和税费政策变化,2009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指导性计划为增长12%。各县(市、区)根据当地实际,妥善安排本级收入预算。
   (四)2009年市级预算安排
   1、市级一般预算收入安排208860万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2.1%。
   ▲市级税收收入安排161980万元,增长5.5%;
   ▲市级非税收入安排47080万元,增长1.8%,扣除燃油税改革、取消和停止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不可比因素外,可比口径增长17.1%。
   2、市级一般预算支出安排223000万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1.7%。
   市级一般预算收入安排208860万元,按现行财政体制算账,市级可供安排的财力为223000万元,全部安排支出。
   ▲人员经费99694万元,占44.7%;
   ▲公用经费7989万元,占3.6%;
   ▲项目支出安排68237万元,占30.6%;
   ▲行政性收费、专项收入安排支出和政策性列支47080万元,占21.1%。
   按照上级确定的经常性收入口径,2009年市级财政经常性收入预计比上年增长3.8%。新增财力主要用于人员工资福利性增支,各项法定支出和重点项目支出按照高于经常性收入安排,其他项目支出只能大体维持上年水平,有些项目还有一定压缩,支出安排很满,执行中将从紧把握(各收支科目安排详见附表三)。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年初财力紧张,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安排的一些项目支出和落实积极财政政策配套资金,需要在预算执行中通过争取上级补助安排。
   三、2009年财政工作重点
   2009年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落实好积极财政政策,为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走在全省前列的良好态势提供保障。
   (一)依法加强财政收入征管
   1、依法加强税收收入征管。强化税收筹集财政收入主渠道作用,支持税务部门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努力优化财政收入结构。
   2、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收缴管理。进一步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将在预算外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大部分纳入预算管理。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和处置收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3、规范收入秩序。严厉打击逃避缴纳税款行为,严禁越权减免、乱收乱罚、收过头税和虚收空转。
   (二)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
   1、用好国家扩大政府投资政策。努力多争取、使用好中央和省投资。加快专项支出进度,确保资金早到位、早见效。创新政府投资机制,强化财政资金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国家鼓励项目和产业。
   2、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人均月增加100元以上。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准由年人均1600元提高到2000元。落实提高城乡低保补助、优抚对象和建国前老党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等政策。提高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标准。扩大家电下乡补贴品种。
   3、认真落实扩内需保增长的税费优惠政策。全面实施消费型增值税,落实好促进就业、中小企业发展、住房交易相关税收优惠和出口退税等政策,促进企业增加投资,扩大居民消费。巩固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成果,继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三)支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1、支持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完善财政融资平台,多方筹措资金,改善新老城区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承载能力。
   2、支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综合运用工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推动工业主导产业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3、支持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加大财政科技投入,集中支持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重大关键技术开发。落实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财税政策,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4、支持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落实“以奖代补”政策,支持实施重大节能工程、淘汰落后产能、重大减排项目、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和重点流域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加快全市环境监测体系建设。落实成品油税费改革和资源税改革政策,支持林业生态市建设,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四)支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1、实施好各项惠农补贴。加大补贴力度,继续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补贴。完善补贴机制,确保农民得到实惠。
   2、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综合运用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等专项资金,落实振兴奶业、稳定生猪生产财税扶持政策,采取贷款贴息、补助等方式,重点扶持粮油、畜禽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销售,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支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环境综合整治投入,支持改建县乡村公路、改造危桥、解决安全饮水问题、推进户用沼气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全面落实库区移民搬迁政策。
   4、支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方式。综合运用贴息、保费补贴、税收优惠等财政政策,引导信贷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完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全面开展能繁母猪和奶牛政策性保险。
   (五)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1、支持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认真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多渠道筹集廉租住房保障资金,解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2、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确保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支付。加强城乡低保制度与医疗救助、最低工资、农村五保供养、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等制度的衔接。支持按期完成对口支援江油的援建任务。
   3、支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支持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和农民工技能培训,促进扩大就业。加大财政投入,吸引社会资本参股,在各县(市)建立较为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六)支持发展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
   1、支持推进文化建设。加强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完成市博物馆、市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做好我市国家级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支持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2、支持各类教育均衡发展。继续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和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完成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工作。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支持选派百名市直学校教师到农村支教。支持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支持高等教育加快发展。
   3、支持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增加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和职业病防治投入。支持做好艾滋病救治救助工作。支持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支持加大城乡医疗救助支持力度。支持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扩建乡镇卫生院和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4、支持公共安全建设。按照“明确责任、分类负担、收支脱钩、全额保障”的原则,完善政法经费保障体制,加大基层政法专款补助力度,建立公用经费正常增长机制。
   (七)加强财政管理监督
   1、强力推行财政精细化管理。确立以服务对象满意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和制度体系,用财政业务精细化促进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2、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细化部门预算。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投资评审管理制度改革。推行综合财政收支计划,逐步实现一般预算、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债务预算的有机衔接,完善资产预算编制方法,增强预算的完整性、科学性和透明度。探索建立重大项目支出预算事前评审机制,完善项目库管理。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3、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公务购车和用车经费、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出国(境)经费等支出实行零增长。在市级推行公务卡制度,提高公务消费透明度,强化公务支出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坚决反对大手大脚花钱和铺张浪费的行为。
   4、严格政府投资项目和资金监管。重点加强对重要项目安排、大宗物资采购和民生项目的监督,实行对财政性投资建设项目派驻财政人员临场监督制度,严肃查处挤占、挪用、截留、骗取资金。
   5、严格支出绩效监督。探索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考评机制,选择部分民生项目进行考评试点。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发放和社会保障对象补助、补贴资金发放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自觉接受人大、审计监督。推进财政政务公开,方便社会各方面监督。
   各位代表,2009年财政工作既有挑战,又有机遇。我们将继续在市委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学、比、看”,再立新标杆,化挑战为机遇,同心协力,积极应对,以新的作风、新的干劲、新的措施,精细管理,扎实工作,促进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走在全省前列的良好态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